引言: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历经多年奋进,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作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智能转型升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型行业代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迈向更高发展台阶,国家基于战略全局考量,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与支持政策,全方位、多层次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与有力引导。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行业概述 01.概念
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是国家公共交通和大宗运输的主要载体,属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主要包括干线轨道交通、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载装备、通信装备、运控装备和路网装备等各类装备,涵盖了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铁道客车、铁道货车、城轨车辆、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信号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轨道工程机械设备等10个专业制造系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产业关联度广、经济拉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02.分类
根据服务范围差异,轨道交通装备可分为传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三大类,传统铁路是最原始的轨道交通,包括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而城际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类型,介于传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一般采用传统铁路技术,部分城际轨道采用地铁系统技术。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270024907797587500_w856h772.jpg)
图1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分类
03.产业链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游为装备设计和原材料,其中装备设计主要分为结构设计及功能设计,原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等基础材料以及防水材料、减震材料、绝缘材料和弹性元件等特殊材料;中游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涵盖机械零配件制造、机电设备及系统、整机制造三大领域,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标准,是产业链核心环节;下游为轨道交通装备的运营和安全检测及维护。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212238154243642256_w858h449.jpg)
图2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图谱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铁道客车、铁道货车、城轨车辆、机车车辆关键部件、信号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轨道工程机械设备等10个专业制造系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数据显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653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928亿元。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可分为铁路交通装备、城轨交通装备和其他轨道交通装备,其中铁路交通装备占比最高,占据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46%的市场份额,城轨交通装备占比16%,其他轨道交通装备占比38%。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057375612670358166_w750h450.jpg)
图3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
2.行业竞争格局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
中国中车、
新筑股份、
今创集团、康尼电机、
永贵电器、
鼎汉技术6家公司占据中国97%以上市场份额,其中
中国中车市占率高达56.2%,远超其他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龙头企业。
新筑股份市占率12.2%,排名第二,
今创集团占比9.1%,排名第三。
![](/web/img.php?http://61.129.248.18/pachong/download?filecode=A11658557799535476744&direct=1&direct=1)
图4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表1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域龙头企业
3.产业集群布局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强省,吉林、河北、山东、江苏、湖南等省借助其自身工业基地的技术、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势头较好。五大产业集群又以长春、唐山、青岛、南京、株洲为核心,聚集了一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头部企业。
长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在普通铁路客车领域,形成了系列化的25型客车产品,在城市轨道车辆领域,实现了城市轨道车辆产品的全覆盖,动车组领域,搭建了CRH5、CRH380、城际动车组等系列动车组产品平台。
唐山:唐山丰润区以建设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试点为契机,坚持以中车唐山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车体、车窗、铝制件等动车部件和普通轨道交通装备部件配套产业和关联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今创四海、宏正机械、惟思得、科奥浦森电缆等一大批企业为骨干的配套企业产业集群,产品覆盖动车部件、普通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以及配套物流等各个领域。
青岛:青岛城阳被评为全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目前,青岛城阳集聚了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中车
四方股份、庞巴迪3家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企业以及15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生产的高速城际列车、跨坐式动车、悬挂式动车、导轨电车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青岛誉为“机车故乡、动车母港”。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在此设立,其中包括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环境风洞综合实验室等多个项目。
株洲:中车株机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占中国电力机车总量的60%以上。城轨领域,产品涵盖80/100/120公里三个速度等级,为国内外18个城市提供城轨车辆7000多辆。动车组领域,研制成功“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等160公里至270公里速度等级的动力分散型和集中型动车组。
南京: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公司始建厂于1908年,是我国铁路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专业化研制企业。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不锈钢、铝合金以及碳钢结构的A型和B型地铁列车,70%和100%的现代有轨电车、40kb/b至200km/h的CRH6型城际动车组等。
三、行业发展形势 01.相关政策
轨道交通装备是高端装备领域的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也是交通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轨道交通装备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中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优先主题。《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装备体系,提高系统装备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提出加快重点交通装备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出台持续促进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良好健康发展。
表2 “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535567997400362867_w914h2703.jpg)
02.面临形势
一是国际形势面临大变局,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发达国家和国际同行加大对技术转移、跨国投资等方面的限制,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技术合作、国际市场开拓等形成巨大挑战。“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合作平台,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仍然是未来的大趋势,更广泛的竞争与合作将成为主旋律。
二是国内发展面临新格局,机遇和挑战相伴相存。随着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巨头重组整合以及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路运营权的全面放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区域一体化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三是新一代技术不断涌现,创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轻量化、绿色化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大趋势,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03.发展趋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迎来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新机遇,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轨道交通装备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国内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模块化、高安全性等方向发展。
智能化方面,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发展成为大趋势,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有条件的轨道交通整车及核心部件企业加速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
绿色化方面,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发展标准高速动车组、城际快速动车组、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制造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化,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制造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轻量化方面,轻量化技术是国内外轨道交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轨道交通设备轻量化对于车辆减重、提速、降噪、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零部件轻量化是交通运输装备轻量化的根本,新材料及相关技术是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未来铝制品、高强钢、轻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程塑料等新型轻质材料的应用将持续扩大。
模块化方面,模块化是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采用部件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可独立生产、独立预组装,大大缩短研制周期,提升整车总装效率,降低车辆设计、制造和维护成本。
高安全性方面,车辆安全是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完备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未来随着速度提升、灾害防护等发展新挑战,需凸显科技保安全,探讨应用新技术赋能新安全,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智能安全保障体系。
作者:黄思颖 | 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河南省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