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能驾驶在2025年将进入普及期。
近日,捷途发布旗下高端电混越野产品序列捷途纵横,并推出包括纵横架构、方舟技术、天巡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动力方面,捷途纵横全系标配800V高压快充电池,并采用“双层神行电池”与“双层麒麟电池”,神行和麒麟均为
宁德时代旗下的动力电池产品。
目前这一产品序列已布局了纵横G700、纵横G900以及纵横F700三款全新产品,其中前两款车型定位硬派越野SUV,后者定位越野皮卡,首款车型G700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智能驾驶方面,捷途纵横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城市领航辅助驾驶、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等多种功能,目前问界M9、智界R7等华为鸿蒙智行旗下产品亦搭载了这一系统。
捷途也成为又一家采用华为智驾的车企。2024年开始,国内大部分车企均与华为在智驾方面达成了合作。除了鸿蒙智行中的奇瑞、北汽、江淮、
赛力斯外,长安深蓝、东风岚图、广汽传祺、
比亚迪方程豹、上汽奥迪、一汽奥迪等品牌均宣布搭载乾崑智驾。华为智驾几乎完成了对国内主流传统车企集团的覆盖,合作产品有望集中在2025年面世。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国内的智能驾驶系统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智能驾驶会更进一步加速,最基础的L2级别智驾会替代比如LCC车道居中控制、定速巡航等驾驶辅助功能;此外,智驾系统会往更高阶的L3级别智驾发展,这会使得智能驾驶明显呈现出往上前进、往下渗透的趋势。
靳玉志认为,今年智能驾驶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汽车的标配,这是一个趋势。尤其当L2级别智驾渗透进低端车型,将有助于智驾产业升级换代。
但由于端到端大模型、世界模型等技术的引入,国内智驾系统的表现开始出现明显分化,技术壁垒加深。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端到端大模型会导致智驾门槛的提高,因为它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算力、更多的数据去实现。
而智驾是大部分传统车企的短板,相关车企目前并未推出具备竞争力的自研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模式成为传统车企快速补强智驾的重要手段。佐思汽研的产研报告认为,到2025年,城市NOA技术将切入10万~15万元的主流细分市场,成为各厂商竞相发力的关键领域,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城市NOA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国内某车企规划部管理层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车企采用华为智驾,一方面是华为智驾在表现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方面华为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品牌光环。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主流车企均将合作的情况下,华为智驾能否给产品带来想象中的销量提升将被打上问号。
以华为全面赋能的鸿蒙智行为例,最早推出的问界品牌已经成为国内销量最好、均价最高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之一,其2024年销量已远远超过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但后续的享界、智界,目前并未成功打造出问界M9、问界M7这样的爆款产品,销量规模也相对较小;此外,长安和华为深度合作的阿维塔品牌目前销量规模也和问界有较大差距。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