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11月7日,A股冲上热搜!
11月7日午后,A股主要股指强势拉升,沪指收复3400点整数关,创业板指大涨近4%,成交额突破2.5万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报3470.66点,上涨2.57%;深证成指涨2.44%报11235.92点,创业板指涨3.75%报2350.76点,上证50指数涨3.37%;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5636亿元。
从个股表现来看,沪深北三市超4200只个股上涨,其中涨停或涨超10%个股261只;全市场791只个股逆市下跌,其中跌停或跌超10%个股19只。从行业板块表现看,券商股掀涨停潮,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
首创证券、
华林证券、
太平洋等涨停;保险、酿酒、农业、食品饮料、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医药、银行、钢铁、电力等板块均上扬,互联金融、水利建设、数据要素概念等活跃。
A股市场为何放量拉升?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人民币汇率逐步走稳,市场博弈暂时告一段落。第二,市场开始预期新的利好。11月4日到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召开。此前财政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将加力支持化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形债务;第三、我国进出口数据亮眼。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2.7%,预估为增长5%。此外,中国10月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11.2%,前值增1.6%。第四、外资持续看好A股投资机会。联博基金11月6日表示,以当前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决心来看,国内经济有望回稳复苏并带动企业盈利增长,叠加A股估值仍具吸引力、A股上千家上市公司也具备广度及深度,因此A股依然充满可创造超额收益的选股机会。第五、A股市场在分歧中震荡上行,成交额始终保持在万亿元上方,部分场外观望资金加速回补进场。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财政发力的预期显著增强。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通过近期财政部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结合其他政策信号,判断财政将进入扩张周期,地方化债以及中央加杠杆将是未来政策主线:一、本轮政策核心为化债,或采用特殊再融资债、特殊新增专项债等工具;二、重视“三保”等民生领域的保障;三、中央加杠杆,2025年赤字率或升至4%左右;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五、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
后市将如何运行? 恒创天下投资总监罗晓鸣表示,当前A股市场处于牛市第二阶段!如果政策救市力度、节奏稳妥推进,A股后市大概率挑战历史新高。投资策略上,他建议投资者回避此前累计涨幅较大的板块,挑选底部横盘久、涨幅有限的滞涨品种。“牛市行情所有板块都会轮涨一次,切忌追高买入爆炒的高位题材股;此外,新能源、煤炭、银行等频创历史新高股,牛市中涨幅将大幅落后其他板块。”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短期内由政策宽松所带来的市场上行动量仍存,但市场上行斜率或逐步放缓,双向波动幅度会有所加大。大量场外资金等待入场,若A股市场出现回撤,错过近期反弹的资金或将借机加仓。中期来看,市场能否延续趋势性上行,取决于财政等相关政策的力度及企业盈利复苏的节奏。若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盈利乘势而上,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蔡芳媛认为,影响A股中期趋势的根本是国内基本面+预期管理。短期建议继续以战略上乐观、战术上谨慎的姿态应对市场波动。未来伴随货币财政政策加码,A股估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11月配置的投资策略应聚焦受益于政策助力的成长型价值股,建议布局科技、军工、非银、消费等板块里的价值股。此外,回报稳定的红利资产也可跟踪。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团队在研报中,维持了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计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在20%左右。
(文章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