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受外围股市大跌拖累,沪深三大股指均小幅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67%,收盘跌破2800点。权重股低迷成为拖累沪指走低主因,上证50指数跌0.78%,跌幅超过沪指。
上证50成分股中,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紫金矿业跌幅均超过5%,对沪指影响最大,分别贡献-4.17、-3.67和-1.07点。其中
中国石油收盘跌破年线,为2023年2月20日后首次跌破这一重要均线。
中石油和中海油大跌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大跌冲击,隔夜美油和布油主力期货合约跌幅均超过4%。有报道称,解决利比亚原油生产和出口停顿争端的协议即将达成。同时,近期美国和欧洲预期的经济疲软也导致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对原油需求的担忧也使得油价下跌。另外,随着欧佩克+可能增产的消息持续发酵,市场对沙特等减产支撑油价的信心正在逐步变弱。 中石油和中海油大跌也拖累中字头个股走低,
中国中铁、
中国铁建、
中国建筑跌幅均超过2%。
国有大行表现不一,
农业银行逆市上涨,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
交通银行跌幅均小于1%,非上证50成分股的
建设银行收跌0.27%。
10只上证50成分股逆市上涨,
药明康德、
长城汽车、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等涨幅靠前,且最近6个交易日内累计录得上涨,累计涨幅均超过3%,而同期上证50指数下跌近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家公司均为上半年股价表现较差的上证50成分股。其中
药明康德、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均位列跌幅前五之列。而下半年来,上述三只个股表现明显抗跌,区间涨幅回撤幅度均仅在1%附近。
与此同时,上半年涨幅较大的品种在下半年却出现明显回撤。上证50成分股中,上半年涨幅前三位的个股是
中远海控、
中国石油和
紫金矿业。截至9月4日收盘,这三只个股在下半年的涨幅回撤幅度分别达到了-34.36%、-28.64%和-21.9%。
国有大行虽然下半年来整体仍保持上涨,但近6日来股价却开始出现大幅回撤。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邮储银行和
中国银行的区间涨幅分别为-15.19%、-9.24%、-12.56%、-10.81%和-8.32%。
![2fe7d06e1c2f48729dd2394ae8167836.pn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405829942857388452_w758h1275.jpg)
上证50成分股短中期股价表现一览(数据来源:Choice)
同时,还有部分上半年表现靠后的上证50成分股在下半年开始明显发力,比如
恒瑞医药、
中信证券、
海光信息,这几家公司的股价在最近6个交易日内也实现了逆市上涨。
从上述数据统计与对比来看,下半年以来,上证50成分股内部风格已发生明显变化。此前涨幅较大的中字头公司股价明显回落,银行股整体保持坚挺但近期回撤幅度较大,而前期表现较差的部分新能源、医药、消费和非银金融行业的龙头公司股价则逐渐企稳回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