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马拉松赛出县域发展“加速度”;角尾乡南极村蝶变“世界爱情角”;各乡镇崛起特色农业……过去一年里,徐闻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活力”成为徐闻的关键词。
2023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广州南沙区与徐闻县形成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成立南沙区驻徐闻工作组(下称“南沙工作组”),统筹管理驻徐5个工作队伍,助力徐闻乡村振兴和产业转移走深走实。
一年以来,南沙工作组牢记南沙区委、区政府的嘱托要求,在徐闻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南沙区优势,策动湾区力量,赋能徐闻乡镇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徐闻产业发展的“湾区大脑”,用实际行动彰显南沙全方面对口帮扶徐闻的使命与担当。
●南方日报记者陈欢通讯员周仁海廖英捷
立足湾区优势
为产业发展开拓热土
去年6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安排,南沙区选派两名干部到徐闻挂职,其中,南沙区大岗镇党委宣统委员陶代军挂任徐闻县党组成员、副县长职务,南沙区政数局创新和政务事务事项管理科科长周仁海挂任徐闻县发改局副局长职务,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产业转移工作。
“产业是帮扶协作工作的重点。”陶代军说。去年以来,南沙工作组聚焦徐闻产业发展,积极争取落地一批项目,为当地产业转移和发展打好基石,成为徐闻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广州南沙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被誉为“湾区之心”。当前,南沙区实现从推进重大战略的“开局”阶段,进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破局”阶段,正逐步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引领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徐闻是一片产业发展的热土,过去,这里作为农业大县,少有企业和产业的光顾,如今,正处在快速发展窗口期的南沙区,对土地的需求量较大,远在粤西南端的徐闻则急需资金、产业和项目的落地以振兴县域经济“一盘棋”。
去年9月,南沙工作组牵头对接南沙区,推动南沙区向徐闻县购买650亩土地指标,价值超2亿元,约占徐闻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4亿元的三分之一。
“购买土地指标于广州南沙区和徐闻县而言是共赢,不仅让徐闻拥有了公共财政收入,也为南沙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热土。”陶代军说。
购买土地指标不仅能实现土地资源及其附属价值在大城市群和落后地区之间的有效调配,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让落后地区同样能够享受到了城镇化发展的红利,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徐闻是农业大县,其三面环海,通过改造荒地、旱地或盐地获得水田指标,以及通过种植红树林获得奖励土地指标,一方面可促进自身农业发展,一方面可以交易土地指标获得资产收入。
“交易土地主要用于建设南沙区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交易资金主要用于徐闻县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口帮扶协作,深化南沙与徐闻两地在产业、就业、科技、民生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带动徐闻县产业快速集聚,促进徐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陶代军说。
强化园区建设
为产业孵化“筑巢引凤”
在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各大标准厂房动工正酣,亟待着重型器械、加工流水线等在此落地,这里正逐步成为产业萌芽的良好温室……前不久,围绕“与海南相向而行”的超400亿共24个重大项目相继在这里开工签约,给足人们对徐闻未来蓄势腾飞的想象空间。
去年6月以来,南沙工作组相继在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产业服务平台、标准厂房等项目,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筑巢引凤”。
为了让园区具备产业孵化、承接企业发展的能力,去年,南沙工作组使用南沙区对口帮扶协作资金1471万援建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是集政务服务、产品检测、创客孵化、展览培训、公建配套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当前,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已于今年4月底封顶,现正进行内部及室外装修,计划今年8月完工验收。
项目建成将提高园区整体功能,构筑了经济发展平台,优化了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对加快徐闻县产业调整,优化经济布局,加快商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一时间,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徐闻片区徐闻产业转移园第一期标准厂房项目和配套道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总投资超14亿元,当前由南沙工作组注入1500万元打造标准厂房项目。
在陶代军眼里,标准厂房好比“拎包入住”,以往企业过来需要自己报建厂房,然后采购设备后才能运营。有了标准厂房,并且部分标准厂房能根据企业需求建设,厂房一经建好,企业和设备到位就可以马上经营,省去花费一年半载的时间修建厂房。
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工作正按计划开展,徐闻县已同意该项目采用EPC模式进行招标,未来将成为徐闻县现代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温室”,助力徐闻逐步打造成熟的产业链体系。
“在产业方面,按照市场化方式,徐闻县向南沙区购置中交邮轮广场物业,利用南沙区的资源优势,帮助徐闻在南沙区设立‘反向飞地’,为徐闻搭建走进大湾区、走向世界的‘桥梁’,共谋蓝海市场的‘热土’。”陶代军说。
农文体旅融合
延伸特色产业链条
今年1月14日,2024首届徐闻马拉松在徐闻县“菠萝的海”鸣枪起跑,5000名海内外跑者用脚步丈量中国大陆最南端。
从筹备到正式起跑,点滴细节凝聚着这座城市的奋进与热情。在这场大考中,徐闻开启全民健身新征程,激活城市文旅消费,将体育“流量”转化为发展“能量”,成为农文旅融合的一大优秀样板。而这背后少不了南沙工作组的辛勤付出。
曾在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分管文体工作的陶代军对马拉松赛事颇有心得,从徐闻马拉松赛事筹划到正式起跑,他组织南沙工作组积极参与到赛事筹备之中,并将南沙区马拉松的赛事组织、工作架构、赛事运行、对外宣传等经验带到徐闻马拉松中,不断完善赛事组织,提升赛事专业性和完整性,并号召几百名广州市民报名参加体验跑道,增加赛事知名度。
赛事的顺利举办,不仅助推了菠萝产业往农文旅融合方向进一步延伸,更是让曲界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当前,为了进一步夯实徐闻菠萝“文旅+”产业建设,南沙工作组投入资金529万元用于徐闻菠萝的海文旅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当地打造集旅游服务、产品展示、休闲体验、商务拓展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项目。同时援助资金30万元,对曲界镇文化广场公建配套进行提升改造。
同样在文旅产业上焕发活力的,还有远在徐闻南端的角尾乡,今年5月,团中央和团省委组织的“世界爱情角,相爱最南端”520乡村振兴音乐会在角尾乡盛大开唱,一举握住了乡村文旅的流量“麦克风”,让角尾乡备受瞩目。
过去一年,陶代军分别挂点联系角尾乡和角尾乡放坡村,组织开展特色镇创建、打造角尾乡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抓好角尾乡放坡村建设规划等工作,并努力争取广州市帮扶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角尾乡创建省“百千万工程”特色镇工作。
眼下,角尾乡放坡村不到半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当前,灯楼角红色遗址提升、南极之心会客厅艺术中心、珊瑚保护界碑等多个项目上马,灯楼角景区升级改造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刚来到徐闻挂职时相比,角尾乡乡村风貌和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代军感慨道。
各农文旅融合项目掷地有声,展现出徐闻巨大的发展潜力。日前,南沙工作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南沙驻京联络处,以及各地徐闻商会,举办招商推介活动。深化与芬兰的友好关系,推动徐闻与芬兰罗瓦涅米市建立体育文旅合作,推进两地友好城市建设。
■相关
徐闻将在南沙打造“反向飞地”
共享先行启动区最优惠政策
为了更好以湾区优势服务徐闻产业发展,助力两地“双向奔赴”。日前,南沙工作组正牵头协调徐闻县购买南沙区物业,在南沙打造“反向飞地”。
据了解,徐闻县经多轮甄选,“反向飞地”最终计划选址中交国际邮轮广场项目之中,是南沙区南沙湾的“核心地带”,兼有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特点,邮轮母港更是配备了22.5万吨级和10万吨级两大世界泊位,年接待出入境旅客可达75万人次,将成为全
新城市地标及广州海上国际门户港邮轮上下游产业的聚集,从而带动片区商务办公需求。
“6月25日,南沙到越南的邮轮从邮轮广场驶出。这里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齐全,并兼有成熟的游轮文旅项目,其位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3个先行启动区中,企业可享受双15%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陶代军介绍。
财政部、税务总局、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印发有关规定,对设在南沙区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和南沙枢纽的3个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而中交国际邮轮广场项目是可享受政策的区块项目之一。
当前,徐闻县拟采用购买方式投入5000万元购买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写字楼,其中包含南沙工作组帮扶资金2500万元。此举既可在南沙区获得属于徐闻的物业,开展对外宣传和企业孵化,同时也可以收租增加徐闻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该‘反向飞地’未来不仅可以为南沙区解决去库存的压力,同时还可利用南沙在平台、人才和政策等优势,打造徐闻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的窗口,把徐闻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劳务优势等推介出去,讲好徐闻故事,为企业投资徐闻营造良好的服务平台,扩大徐闻‘朋友圈’。”陶代军说。
帮扶协作有力民生品质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南沙工作组积极推进民生帮扶、教育帮扶和消费帮扶工作,加快“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让徐闻群众生活有了保障、有了期盼。
在民生帮扶方面,南沙工作组便协调广州市南沙区395万元自筹资金用于角尾乡“南沙桥”(原名港门中桥)建设。
2024年1月25日,该项目建成通车,解决了曾宅寮村等9条自然村渔民“出行难”问题,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建议下,港门中桥正式命名为“南沙桥”。该项目获评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
在教育帮扶方面,位于徐闻县城的春光小学新教学楼修建项目正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南沙工作组大力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协调2024年帮扶资金400万元用于援建徐闻县春光小学新教学楼。
周仁海介绍道,该援建项目规划建设面积5380平方米,教室30间,未来可容纳1400名学生,且每层设有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卫生间,未来可以极大限度保障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
为了帮助徐闻当地产业发展,南沙工作组自去年以来积极推动特色
农产品和海产品消费帮扶,于2023年中秋将徐闻菠萝月饼推介至南沙,广受好评。在今年上半年协调南沙区直工委和
广州港集团在徐闻购置了近1000箱菠萝罐头和海产品,并利用南沙后方资源为徐闻县带动消费合计超50万元。
南沙区帮扶力量崛起一批乡镇特色产业
“活水”滴灌村兴业美
近年来,在南沙驻徐工作组的统筹和带领下,徐闻县各乡镇相继培育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以点带面促进县域发展。
角尾乡:滨海文旅发展火热
南沙驻徐工作组聚焦“中国大陆南极村”主题,成立徐闻县民宿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角尾乡民宿协会的经营,该协会也是湛江市首个成立的民宿协会。
充分挖掘“中国大陆最南端”“合水线”“北纬20°13'14"”等文化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并进一步推进景区滨海文旅升级。
目前,角尾乡民宿、宾馆数量达85家,带动就业600多人,全乡年旅游收入9000多万元,比2021年增长50%,民宿经营者年均增收超10万元。
迈陈镇:打造北街荔乡品牌
南沙驻徐工作组分步实施徐闻县迈陈镇“荔枝小镇”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徐闻荔枝文化旅游节,孵化出“中国大陆第一颗荔枝”产品品牌,打造国内“最早熟”荔枝种植带,荔枝种植规模达2.4万亩,年总产量近7200万斤。
在南沙驻徐工作组的引领下,将迈陈镇“荔枝小镇”打造成广湛同心(南沙)荔枝产业示范园,为当地荔枝产业发展提供资源聚集、技术渗透、企业孵化、示范带动和产业辐射等功能。
前山镇:牛哥驿站科技兴农
南沙驻徐工作组引入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将撂荒的400亩地复垦复用,建设前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并自筹250万元帮扶资金改造停办多年的云仔小学为乡村振兴服务站——牛哥驿站,同时建设田头小站、冷库等配套设施。
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和技术队伍,相继为当地和周边乡镇培养了一批特色产业,推动徐闻辣椒种植面积增加了3万亩,亩产增长了30%,逐步成长为特色主导产业;徐闻菠萝远销欧美市场;甜玉米、韭菜等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发展。
和安镇:小斑兰走向高端市场
南沙驻徐工作组先后引入广东香兰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名花香料有限公司投资种植斑兰叶780亩,开展斑兰叶加工及产品展销合作。逐步发展成为集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产值斑兰叶全产业链条,年产值约1200万元。
当前,南沙驻徐工作组利用南沙区自筹资金200万元新建加工厂房,打造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实现斑兰叶就地加工,打通“产供销”环节,实现群众稳定就业、政府取得物业租金收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等多重效益。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