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17日电 7月16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在山东省烟台市联合发布了《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项目组分享了全新升级的港口国际美誉度评价模型。
中经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项目负责人、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博士表示,项目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港口美誉度智能评测体系(Intelligent Port Prestige Assessment System)进行评级,运用数据清洗、语义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等8大智能子模型,依托10大评价维度,综合包括全量声誉、全球影响力、品牌活跃度、区域辐射度等在内的6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全面分析港口美誉度。
![杰总发言2.jp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971404761499633196_w6048h4024.jpg)
图为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博士现场解读报告
报告将港口美誉度划分为S+、S、A+、A 4个等级,中国10个样本港口的最终国际声誉评级结果如下:
港口等级星级上海港 S+
天津港 S+
青岛港 S
广州港 A+ 宁波-舟山港 A+ 深圳港 A+ 厦门港 A
大连港 A 烟台港 A
日照港 A 评选结果显示,上海港、
天津港获得国际美誉度S+级评价,
青岛港获得国际美誉度S级评价,国际美誉度指标水平居全国前列。
课题组认为,世界一流港口不仅是中国经济开放的最前沿,更是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港航业界应与主流媒体、研究机构携手努力,让大国大港的良好形象和正面声音得到广泛传播,共同讲好中国港口绿色化、智能化的创新故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