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上市险企迎来“最强盈利”财报季。据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中国人保、
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2024年年报,五家险企合计取得归母净利润3476亿元, 同比增长77.7%,相当于日赚约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期待的分红比例并没有完全随之“水涨船高”,反而在会计准则调整导致利润波动、低利率环境下的再投资压力等因素影响下,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和
中国太保纷纷下调分红比例,打破了30%的传统分红惯例。
业绩普遍大涨,有险企分红比例却下降 近日陆续披露的年报显示,五大险企在2024年业绩喜人。记者梳理发现,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中国人保、
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6亿元,同比增长77.7%,日均盈利约9.5亿元。
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
新华保险,同比增长201.1%;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太保分别以108.9%、88.2%、64.9%,位列增速榜的第二、第三、第四。增速最低的是
中国平安,同比增长47.8%。
记者分析发现,五大险企2024年业绩大增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激增是利润增长的“头号功臣”;其次,各家险企普遍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银保渠道价值、提质增效代理人队伍等方式,带动寿险业务持续回暖、新业务价值大增;最后,在监管持续引导下,险资入市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亦加大了利润波动的幅度。
业绩大增的同时,上市险企分红也备受关注。据五家上市险企披露的2024年度分红情况显示,分红金额同比均有所上涨,但部分险企分红率却有所降低或分红比例低于30%。其中,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太保的分红比例分别降至17%、18.7%和23.1%。
具体来看,
中国平安拟派发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2.55元,基于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为37.9%,分红总额连续13年增长。
新华保险拟在2024中期分红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含税),共计62.08亿元。2024年,
新华保险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超30%,总额同比增加近200%。
中国太保拟按每股1.08元(含税)进行2024年度现金股利分配,共计约103.90亿元,同比增长5.9%;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3.1%。
中国人保2024年全年拟派发股息每10股1.80元,红利总额79.6亿元,同比增长15.4%。分红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8.7%,分红比例低于往年。
中国人寿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45元(含税),总计约127.19亿元,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65元,共计183.72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7%。相较2023年,分红率有所下降。
险企分红比例不及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东回报,并引发市场对其盈利稳定性的担忧。记者发现,有险企在公布财报后的第二天,公司股价下跌 2%。同时,亦有投资者吐槽某险企:“分红比例太低,还不如存活期。”
有险企回应:要判断派息后偿付能力的情况 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分红既是长期复利工具,也是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有人疑惑,为何公司业绩大涨,分红却没有实现“水涨船高”?对此,业内有人士分析认为,新会计准则的“放大效应”,难以真实反映险企长期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
会计准则的调整显著加剧了险企利润波动性,随着新会计准则(IFRS 9)的实施,更多金融资产需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这使得净利润与资本市场表现高度相关,进而
对分红政策带来挑战。
记者留意到,对于分红率下降,有险企回应称,考虑寿险的长期性特征,需要判断派息后偿付能力的情况,同时,利润分配政策需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在确定2024年分红政策时,人保需要考虑因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而导致分红基础的差异,并尽量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他解释称:“人保集团和人保财险法定报表是新会计准则报表,但目前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依然按照旧准则管理和考核,对人保来说实际上是新旧准则并行的阶段。在旧会计准则下,人保集团2024年的分红比例在30%以上,人保财险的分红比例在40%以上,并且比例还有所提升。”但在新准则下,他指出,“实施新准则以来,上市保险机构的净利润波动加大,这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新准则下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部分资产浮动盈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体现在当期利润表中,这些账面的浮动盈亏如果没有兑现,还会随着资本市场波动而波动,有时波动的幅度还比较大。人保集团分红资金来自子公司,所以在考虑分红比例时,不能简单按照新准则来确定,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子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
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亦表示,“偿付能力是寿险公司经营发展的必需条件,派息需要留出必要的资金支持公司未来发展,为公司抓住未来的业务提供机会,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更多的回报”,他强调,“派息时公司需要判断派息后偿付能力情况,尽量保持偿付能力在合理水平。同时会考虑寿险的长期性特征,对利润的波动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派息水平做一定的平滑处理。”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在系统研判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中国太保第一次提出了公司中长期的分红政策:“公司利润分配将综合考虑偿付能力、经营发展的长期投入、股东当期回报和财务灵活性等因素,现金分红金额的厘定主要参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兼顾考虑投资正向贡献的影响。”他承诺,“当净利润持续显著好于同期营运利润时,合理提升当期分红,与股东及时分享公司经营成果。”
行业观察:盈利背后面临诸多挑战 记者观察发现,尽管上述五大险企2024年在盈利和价值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因会计准则调整导致的利润波动,还有低利率环境下的再投资压力,以及对资本市场依赖的收益可持续性等问题。
据年报数据统计,五大险企2024年总投资收益高达7969.2亿元,占利润的229%,远超负债端保费收入的贡献。

以上数据来自各公司2024年年报。
其中,
新华保险占比最高,2024年总投资收益796.87亿元,占利润的3.04倍;
中国平安占比最低,2024年总投资收益2064.25亿元,占利润的1.63倍;
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占利润的2.88倍;
中国太保2024年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占利润的2.68倍;
中国人保2024年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占利润的1.92倍。
高比例的投资收益不仅体现出对资本市场的高依赖性,也为险企未来盈利稳定性埋下隐患。假如将来资本市场出现波动或权益资产收益下滑,险企的利润高增长将难以持续。有业内声音指出:“险企推行的高股息策略虽在短期内弥补了收益缺口,但长期来看,部分高股息资产(如港股银行股)估值低迷,可能限制策略的实际效果。”
此外,受低利率影响,五大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包括债券利息、股息分红、租金收入等,不含买卖差价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普遍下滑。
在五家上市险企中,
中国人保的净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最大,从2023年的4.5%下跌0.6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3.9%,但3.9%的绝对值仍是五家A股上市险企中相对最高的,而
新华保险2024年的净投资收益率在五家中相对最低,为3.2%,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2024年的净投资收益率为3.47%,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2024年的净投资收益率为3.8%,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2024年的净投资收益率为3.8%,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为避免利差损等风险,在2024年年报中,险企集体下调风险贴现率和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普遍将风险贴现率从9%~10%降至7.2%~8.5%,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从4.5%降至4%。这直接导致内含价值缩水近3600亿元,削弱了寿险业务未来的盈利增长潜力。
如,
中国太保表示,按照经济假设下调后计算,
中国太保2024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幅为20.9%,新业务价值率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但如果按经济假设调整前,前述两个指标的同比增幅则分别变为57.7%及8.6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亦表示,使用下调后经济假设,2024年新业务价值为337.09亿元,而如果沿用之前假设,2024年新业务价值则变为458.05亿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