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五子”联动,北京国资公司全系统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不断实现突破,呈现出新面貌。“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0.50亿元,利润总额81.5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58%,总资产达到1852亿元,在首都国资国企”稳经济、保增长、强贡献“中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记者从春节前夕召开的公司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度工作会上获悉。
迈入2025年,北京国资公司表示,将深入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服务“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主责主业,拓展发展增量,强化科技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质量,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主动服务首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融入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2024年,北京国资公司积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主力军”作用。
其中,着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国资公司旗下中国技术交易所在“三城一区”成立多家科技成果服务机构,正式上线数字版权存证平台,推动首都科技要素市场平台功能持续完善,全年业务规模突破2500亿元;北科建集团怀柔国际科创中心则吸引了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业入驻,设立国产科学仪器展示交易中心,全力助推中国核心基础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另外,亦庄科创园与国际知名孵化器——英国P4精准医疗加速器共同设立的“P4中英精准医疗创新中心”正式运营,连通国际国内产业资源,着力培育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也取得新成效。记者获悉,2024年,北京国资公司全年累计举办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生活市集、展览展示等消费活动2100余场,接待服务1065万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充分挖掘旗下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资源,通过打造多元化服务产品,不断释放“奥运+”消费新空间,三大场馆全年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活动45场,接待服务各类游客观众660万人次,成为京城消费市场的重要发力点。其中,国家体育场39场大型演唱会聚拢超高人气,观演总人数超216万人次,贡献了全市演唱会6成的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鸟巢体育文化消费节、鸟巢欢乐冰雪季接连上演也受到大众喜爱,场馆利用率超过90%。
另外,助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北京国资公司旗下国通公司持续强化地方AMC功能,以重整重组手段为中小型上市公司化解风险,“股债联动”纾困模式取得新成效;个贷不良资产新兴业务收购项目数量及债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北京产权交易所服务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处置“两非”“两资”股权类资产、闲废物资类资产、债权资产、存量土地资产等,收回资金总计达到537.6亿元,为相关企业脱困重生提供了平台支撑。
聚焦企业“四化”战略展现新作为 全面聚焦“数字化、绿色化、证券化、品牌化”发展,北京国资公司也正着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据悉,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司统筹推进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旗下再担保公司、集智未来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实现了数据资本化的突破性探索。其中,北京再担保数智平台功能不断丰富,推出“再享大模型”及“享”系列产品,全年平台合作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6000余笔担保服务,业务规模超过150亿元,助力北京再担保为合作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业务1.8万余笔,业务规模超过403亿元。
积极落实“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北京国资公司制定了《绿色化发展工作方案》,首次发布了集团年度ESG报告,扎实推进碳管理系统建设。其中,公司旗下北工投资绿色科创、绿色创投两支绿色主题基金实现多个项目投资落地,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证券化”动力作用,北京国资公司还在市管企业中率先制定《市值管理行动方案》,推动系统内上市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如
绿色动力集团实施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逐步提升分红水平,明确分红预期,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北工投资旗下京国盛基金以战略配售方式参投的
国科天成、
国货航项目成功IPO上市;中国技术交易所在深交所成功发行“首创二期知识产权ABS”,债项评级AAA,发行规模2.14亿元,该模式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标准化、流程化日益成熟。
持续强化“品牌化”引领作用,北京国资公司2024年也不断做优做强。如北奥集团成功打造“北京·都行”IP、北演公司获评第九批“北京老字号”品牌、推出“品见国资”主题系列品牌故事等。
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取得“新成效” 2024年,北京国资公司在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新成效。具体来看,以强研发增强创新力,公司将研发创新摆在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全年发行两期总额35亿元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2%,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制定269项,6项科研成果入选市国资委《“十四五”以来市管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汇编》。
以强激励激发新动能,公司不断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如
数字认证在市属国有上市公司中首次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方式开展激励,构建个人和企业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北工投资则探索建设符合基金管理行业特性的跟投机制,对8个项目实施跟投,引导员工与企业同奋斗共成长。
以优管控提升管理效率。公司还持续加强董事会和专门委员会建设,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建设“职能定位清晰、职责分工合理、人员专业精干、流程运转高效”的集团总部,以“融投管退”为主线构建“责权利”统一的分类授权放权体系;建立专职董监事队伍,有效增强了对所投资企业重大事项审核把关的专业力量。此外,以强合作扩大“朋友圈”,北京国资公司过去一年与首钢集团、
北京银行、
中国银河证券达成战略合作,资本运作生态圈进一步拓展。公司还与北辰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北京亚奥商圈新消费创新联盟,共同打造国际文化商业新地标。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