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随后,
中国人保、
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新华保险等大型险企陆续发声,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各大险企将认真研究《通知》内容,抓紧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坚定做好资本市场“压舱石”。
监管上调险资投资股市比例 《通知》提出,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富国基金测算显示,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入市资金。从实操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新规下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
多家上市险企表态:坚持看好 据新华社报道,
中国人保表示,《通知》进一步打开了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空间,
中国人保将不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发挥耐心资本优势,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稳步加大A股市场投资规模,加快推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坚定做好资本市场“压舱石”。
中国人寿集团表示,作为保险行业“头雁”,公司立足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努力成为服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力军,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中国平安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大规模长线资金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及价值型品种等领域投资力度,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的应有担当。
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拟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并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新华保险表示,将积极发挥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高能级战略资本的优势,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当好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