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A股休市,港股交易了4天,延续此前上涨走势。上周港股恒生指数大涨10.2%,年内至今涨幅35.5%,领涨全球主要股市。业内人士认为,多重利好推动了港股的大涨,从中期来看,港股仍有上涨空间。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7日,年内恒生指数大涨35.5%,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上涨26.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0.8%,标普500指数上涨20.6%,日经225上涨17.5%,德国DAX上涨14%,印度孟买指数上涨12%。由此不难看出,经过半个月的大涨,港股登上了全球主要股市涨幅的榜首。
从港股上周的走势来看,券商股、地产股等领涨,如
申万宏源香港单周暴涨5.16倍,
中国银河单周暴涨七成;融创中国单周飙升1.08倍,万科企业单周大涨65%。
除了股票,部分跟踪中国股市的ETF同样涨幅惊人。如博时两倍做多中国创业板ETF上周大涨1.12倍,博时科创50ETF单周翻倍。
上周四,跟踪中国大公司表现的中国龙ETF登陆美股,其成分股目前包括腾讯、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
比亚迪、小米、京东、百度和网易,发行人把这些公司统称为“中国龙”,中国龙ETF上周上涨2.56%。
对于港股大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港股估值位于全球股市低点,随着海外利率的下降,中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外资积极加仓中国资产。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9月中下旬以来,港股内外部环境均有重大利好消息出现,一方面,资金更多流向港股带来充裕流动性;另一方面,基于对于重要政策的中长期趋势判断,市场对于港股预期得到改善。港市向来是全球流动性溢出的承接者,在流动性宽松格局下,海外流动性或将会优先选择港股优质资产,科技类资产往往比较受到海外资金偏好。”
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张金涛指出,从全球市场估值吸引力和资金再平衡角度,A股和港股优质资产已经具备配置优势。中国的互联网龙头估值在全球偏低位置,若外资回流,可能更倾向买入这类有一定成长性、竞争格局较好的优质资产。随着海外无风险利率下降,低估值和高股息的中国资产更具吸引力,港股也有望成为全球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首选。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分析称,整体来看,长假期间港股主要指数普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以10%领涨。这也表明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有望对A股节后行情形成催化。分行业看,消费服务、家电、非银金融、电子、石油石化、军工、建材、房地产涨幅居前,主要集中在可选消费、硬科技、地产链等领域。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首席资产研究官戴康认为,港股正在处于牛市的第二阶段,就是价值重估的阶段;第三阶段要等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还需要观察。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