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建好“开放”大枢纽 做好“创新”大文章,长城汽车最新消息,601633最新信息

《 长城汽车 60163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永川:建好“开放”大枢纽 做好“创新”大文章
2024-07-22 12:32:00
7月22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区县谈落实”主题系列发布会永川区专场上,永川区委副书记、区长常晓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永川区扩大出海贸易、提升开放能级的相关举措,并对永川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永川经济的“加速器”
  常晓勇介绍,永川区坚持把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积极融入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主阵地。
  “在永川综保区,大家不仅能够感受到利勃海尔高端机床的科技感、长城汽车远洋出海的自豪感,还能品味到托斯卡那的咖啡香。”据介绍,永川陆海新通道发运量居全市前列,中欧班列商品车专列已实现常态化开行,专列直达中亚仅需5天、到东南亚最快仅需6天。长城汽车从永川始发,跨越山海,到达文莱、洪都拉斯、泰国、澳大利亚等地,推动“渝车出海”扬帆提速。
  常晓勇表示,永川区将持续畅通开放通道,充分发挥“公铁水空管”多式联运优势,统筹陆港、水港、空港,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在水港方面,永川拥有的朱沱港是长江入渝第一个深水港,常年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丰水期通航5000至6000吨级船舶。通过加快推动朱沱港提档升级,实现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西集结点的内外联结,与长江中游、长三角等城市群建立便捷联系,通过江海联运直达太平洋
  此外,永川积极谋划建强开放平台。以建设临江枢纽为重点,提速栏杆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依托永川综保区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贸易等业务,加快打造辐射西南、连接全球的现代物流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转口贸易中心。
  同时,永川区还将发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优势,在探索构建陆上国际运输、通关、金融、结算等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上先行先试,推动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领域率先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
  7月16日,上游新闻记者在位于永川区的长城KD工厂看到,一箱箱KD件正在打包后装箱。长城KD工厂负责人赵春喜告诉记者,这些KD件将发往厄瓜多尔,并在那里完成组装,“我们的车在海外非常受欢迎,预计第三季度我们的产能还要提升三分之一。”
  长城汽车顺利“出海”,得益于“渝车出海”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据永川综保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毅介绍,永川综保区全面落实“渝车出海”行动计划,与永川车企长城汽车联合发力。
  2024年1-6月,永川长城汽车出口3.03万辆,同比增长40%,主要销往俄罗斯、泰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永川综保区长城KD工厂累计出口18批次、1080台汽车成套散件,发运900标箱,进一步深化了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中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就诞生在永川。”常晓勇介绍,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都是引领永川发展的“核心密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在永川正被加速改造。走进长城汽车永川智慧工厂,干净的车间里智能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每72秒就能下线一台整车的速度背后体现着科技的支撑。
  永川重点发展战新产业,通过加强与钢铁研究总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有色金属材料的创新研发,加快了进口基础材料的国产替代应用步伐;永川科学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引进培育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创新研发的退役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技术全球领先,成本可以节约4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降低80%左右。
  “形象地讲,科技创新就是永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粒‘金种子’,要让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土壤、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常晓勇说。
  永川将创新平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土壤”。据介绍,永川现有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大科技创新载体,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6家。下一步,永川还将把现有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建好用好永川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研发综合体、创业孵化加速器、创投融资对接区、数智服务大平台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效融合。
  “阳光”就是创新政策。近年来,永川区制定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去年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3%。接下来,永川区将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围绕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推进更多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雨露”就是创新人才。目前,永川区已先后引进何继善、张宏科等两院院士20名,国内外博士及以上高端人才500余人,全区人才资源总量20余万人,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常晓勇介绍,后续永川还将持续营造尊知重才的浓厚氛围,升级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全方位用才和全过程留才,加快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良好局面。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永川:建好“开放”大枢纽 做好“创新”大文章,长城汽车最新消息,601633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