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搞懂了城投平台,谁就读懂了中国经济。”
这句醒目的标语,就张贴在唐山控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唐山控股”)的办公室墙上。
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一揽子化债等背景下,城投平台通过产业化转型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成为业内共识,但放眼全国,成功转型路径较为缺乏。
持续在“懂”字上下功夫的唐山控股,不断思考与总结转型实践经验,通过入股或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整合地方国企平台等多种举措拓展自身业务范围,探索出“产业+金融”转型模式,走出一条外延式的产业化转型之路。
近日,大河财立方记者前往唐山市调研,与唐山控股常务副总经理孔立军围绕集团产业化转型及收购
风范股份上市公司等议题进行了访谈。
并购风范股份打造产业化转型“新军” 2024年2月,唐山控股旗下产业主体唐山金控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并购
风范股份,此举为唐山控股产业化转型版图再添一支“新军”。这也标志着唐山控股进军高端装备制造、光伏行业新征程再次提速。
作为一家A股老牌上市公司,
风范股份是国内输电线路铁塔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能生产最高电压等级1000kv输电线路铁塔的企业之一。
2023年6月底,
风范股份斥资9.6亿元收购苏州晶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由此切入新能源赛道,形成“输电+光伏”的产业格局。此后,
风范股份又成立子公司,深耕
太阳能、储能等领域。
从国家战略上看,2022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通过并购
风范股份,我们加强在高端装备制造和光伏行业的布局,为集团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借助
风范股份的电力优势为‘东数西算’工程添砖加瓦。”孔立军说。
在行业人士看来,并购后,
风范股份可以通过唐山控股这一产权“纽带”与唐山地方钢铁、光伏行业进行深度协同,进而推动唐山市钢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助力唐山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唐山控股的产业化转型,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2024年3月11日,唐山控股成功在上交所发行“24唐控01”,募集资金8.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唐山国际旅游岛盐田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一期项目,2.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据唐山控股方面透露,在债券融资市场上,近年来,唐山控股与多家券商合作,从2016年首次发行了16亿元企业债,至今累计共发行了215.72亿元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目前,集团存续16只债券,合计规模1128.61亿元。
十年转型路壮大、优化产业资源 产业化转型非一朝一夕之功。
实际上,过去数十年来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唐山控股一直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金融投资及壮大、优化产业资源等多种举措,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回溯历史,成立于2010年的唐山控股,作为唐山市国有资产运营主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地方政府融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响应中央要求城投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等政策,从2014年开始,唐山控股就开始探索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从2014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入股唐山银行、
唐山港上市公司以及中原银行,唐山控股不断积累市场化运作和金融投资经验,并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同时,唐山控股也较大程度降低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尽管唐山控股较早开始探索产业化转型,不过,在2018年以前,其业务收入仍以土地开发和代建为主。
“当时还没有完全摒弃土地财政思维,还是依靠拿地卖地的方式发展,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深知单靠传统业务是不行的,无法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因此尝试了金融投资板块,通过入股银行等机构获得分红。”孔立军表示。
事实上,仅仅在金融板块开展财务投资的转型,无法有效降低城建类业务收入占比。在资本运作的实践经验之上,唐山控股尝试进一步的产业化转型探索。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1月4日,唐山控股旗下公司唐山金控产业孵化器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唐山金控孵化”)与自然人陆企亭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了《关于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后者拟转让6,27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6%)给唐山金控孵化。唐山金控孵化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并购
康达新材后,唐山控股实现对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此后,唐山控股将
康达新材胶粘剂新增生产基地合理布局至唐山区域,结合自身已有产业资源组建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
“集团2018年并购
康达新材,是我们从传统的城投平台向市场化转型、产业化转型迈出的重要性、实质性的一步。这也是河北省并购省外上市公司的第一单,背后离不开唐山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孔立军向记者表示 。
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转型,目前,唐山控股已形成土地使用权转让、胶粘剂、海岛旅游、电子产品服务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收购
康达新材后,唐山控股并未停下产业转型及壮大、优化产业资源的步伐。
依托自身产业和金融优势,唐山控股还助力
康达新材成立
康达新材料投资基金,投资了“唐山丰南区康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年胶黏剂及上下游新材料项目”。该项目成为唐山市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一个重量级项目,反哺区域经济。
通过并购上市公司
康达新材,唐山控股得以快速进入新材料领域,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同时,唐山控股也积累了丰富的并购经验,为后续并购
风范股份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城投转型经验谋划未来发展 “城投平台控股一家甚至多家上市公司,将成为主流。”这是唐山控股管理层对过往转型经验的总结,也是其未来转型的方向。
对于过往并购的成功经验,孔立军从三方面总结:一是标的选择。要选择主流赛道,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这样才有市场发展前景。比如并购
风范股份就考虑到它的电力和技术优势;二是融合。对于并购的上市公司,不仅充分放权,还通过资源赋能,激发企业活力;三是依托上市公司反哺区域,结合当地产业资源,打通延伸产业链上下游。
从城投公司的发展角度看,最大的优势就是当地的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城投发展的基础,但当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时,就需要走出去,到其他资源禀赋更有优势的区域进行并购。
唐山控股经历了数十年实践,通过尝试投资金融板块、收购上市公司、整合地方其他国有平台和产业公司等外延式发展举措,探索出“产业+金融”发展模式,为全国城投公司提供了一个产业化转型样本。
谈及“产业+金融”模式,孔立军分享道,产业没有金融是无源之水,金融没有产业就没有活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债务化解及造血能力打造,最终还是要靠产业、靠实体经济。
“并购上市公司只是我们战略的一方面。同时,唐山控股也结合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持续进军国家‘卡脖子’材料与技术相关行业领域。我们计划收购第三家公司,并倾向于硬科技产业。”孔立军表示。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孔立军向记者透露,未来,唐山控股坚定走产业化转型道路,致力于打造AAA级产业化平台。同时,唐山控股还将继续做实、做强企业,逐步将专精特新的小板块发展为中等以上规模的企业,从而打造专精特
新产业集群。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