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强势上扬,上证指数一度涨近2%,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涨超2%,临近午盘涨幅有所收窄。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1.02%报3246.51点,深证成指涨0.44%报10271.2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116.89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9194亿元。
从个股表现看,A股市场超4400股上涨,其中涨停或涨超10%个股54只;全市场超800只个股下跌,跌停或跌超10%个股9只。从行业板块表现看,保险、银行、券商板块集体拉升,农业、化工、汽车、石油、地产板块上扬,智谱AI、AI应用、人形
机器人概念等活跃。
消息面上,1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从2025年开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长期资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透露,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规模为1000亿元,将在春节前先批复500亿元,马上到位投资股市,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逐步扩大参与保险公司数量和基金规模。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取决于持仓质量 A股距农历春节还有3个交易日,投资者持股还是持币过年?
业内人士指出,春节后,随着流动性改善、长假结束,投资者要重新加仓;与此同时,春节后距离“两会”近,投资者开始对“两会”政策进行预期和布局。春节后,市场风险偏好会明显升温。投资者持股还是持币过年,取决于投资者的持仓质量。
记者复盘过去10年A股市场表现,春节前后A股上涨概率较大,投资者对春节前后的“红包行情”有所期待。
据Wind数据统计,2015年至2024年的10年间,春节前后A股大概率上涨。从春节前5个交易日来看,10年中有7年上涨,涨幅最大的是2021年,达到3.92%;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上涨年份占比也达到70%,涨幅最大的是2024年,达到4.85%;春节后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上涨年份占比仍有70%,涨幅最大的是2019年,达到7.10%。
从历史概率来看,春节后的市场表现更加显著。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大多数年份里,上证指数当年1月的涨跌幅与上一年12月的涨幅呈一定的“此消彼长”特征,而2024年12月上证指数小幅收涨。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在春节前通常表现相对一般,而在春节后的20个交易日里通常表现较好。2010年至2024年,万得全A指数春节后20个交易日里上涨的概率为73.3%,而在春节前2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仅为46.7%。
在近期A股市场接连回调后,不少机构对节后市场“开门红”的预期更为强烈。
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春季行情的开启时间与前一年度的三、四季度行情有关,若三、四季度行情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随着增量政策出台落地,宏微观基本面有望加速修复。无论从政策催化、流动性,还是基本面角度看,今年春季行情均值得期待。未来随着行情徐徐展开,市场的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科技和中高端制造或是中期主线。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对于春节能否持股过节,关键在于精选个股,要规避短期内存在较大风险的公司。首先,要警惕竞争格局恶化,导致盈利增速下降太快、业绩不好的公司;其次,股价短期涨幅过高也需要谨慎对待,这类股票的后续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一位个人投资者表示,如果对节后的市场较为乐观,则愿意持股过节;如果觉得春节休市期内变数太多,则会持币过节以规避风险。
A股有望迎来“红包”行情 展望后市,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当前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已初见成效,高频经济数据出现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市场有望走出主升浪行情。增量资金角度看,2025年A股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超过2024年,预计ETF将成为2025年权益市场的主力增量资金,宽基指数基金纳入养老金也将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新年开始,海外资金面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影响最明显的阶段可能正在逐步过去。春节前后将会迎来中国这轮行情的主升浪,以9月24日作为这一轮中国式牛市的起点。
财信证券指出,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震荡走强态势,后市走势仍将取决于政策面及经济基本面。1月下旬,随着海外事件扰动效应消退、A股业绩预告临近尾声,股指将重回政策面及经济基本面驱动逻辑,届时有望迎来新一轮企稳回升行情,近期可逐步逢低布局A股优质资产。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