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GDP跨过130万亿元新台阶的同时,多个省份GDP也迈上新台阶。
截至1月26日记者发稿,除山西外,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完整或部分公布了2024年GDP数据。
从经济增速看,目前有21个省份跑赢5%的全国水平。西藏同比增长6.3%成为领头羊,新疆增长6.1%紧随其后。
以经济总量论,广东近5年连跨5个万亿台阶,以预计超14万亿元的成绩连续36年领跑全国。排名第二的江苏GDP规模达到13.7万亿元。排名第三的山东为9.86万亿元,距离成为第三个10万亿大省仅一步之遥。浙江以9.01万亿元的成绩,首次跨入“9万亿元俱乐部”。
从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来看,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2025年整体目标仍保持较高水平。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山东等维持5%的目标,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高要求。
“新”动能支撑各地经济规模增长 多地2024年经济规模进阶背后,“新”字颇为关键。无论是传统经济强省,还是中西部后发省份,在2024年经济规模进阶的进程中,都紧紧抓住了“新”机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注入
新动力。
一些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省份,在原有基础上构建新优势。以外贸大省广东为例,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9.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占全国外贸的20.8%。
制造大省湖北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稳居工业大省前列。更重要的是,“智造”升级的特点更加明显。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该省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3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中部领先。
一些中西部省份,也借助创新势能迎头赶上。安徽不仅2024年经济规模突破5万亿大关,GDP5.8%的增速也相当可观。甘肃2024年达1.3万亿元,GDP增长5.8%。
多数省份2025年目标不低于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经济大省中,广东今年增长目标为“5%左右”,江苏、山东瞄准“5%以上”,浙江、河南皆设定为“5.5%左右”,四川预期增长“5.5%以上”。
部分省份也提出尽力争取更高增速。如福建省提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5.5%,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更好的结果”,江苏省提出“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坚决扛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西藏将目标放在“7%以上,力争达到8%”。海南预期增长“6%以上”,内蒙古、湖北、重庆、新疆则将目标定在“6%左右”。
进一步来看,多地将提振消费作为年度“头号任务”。如北京明确,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福建提出,培育新型融合消费业态,支持鼓励网络消费;引进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
不少地方也将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各地纷纷根据自身禀赋提出路线图。浙江加快布局人形
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
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陕西计划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做大做强航空、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等国家级产业集群。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从地方两会的政策部署来看,一方面是加大对于“两新”政策的部署,另一方面则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居民收入的指示。今年各地启动“以旧换新”补贴时间更早,如山东、广西、黑龙江等多地已经在1月中下旬发布消费补贴实施细则。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