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183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2月6日,成银转债从上交所摘牌,
成都银行(601838)成为中西部首家实现可转债强赎补充资本的银行,也是近五年发行可转债的上市银行中,首家完成强赎转股的银行。
资料显示,2022年3月,
成都银行发行80亿元可转债,获得投资者热烈响应。截至2025年2月5日收盘,
成都银行股价为16.81元/股,高出12.23元/股的转股价37.45%。此次强赎,
成都银行最终完成转股79.95亿元,转股率99.94%,提前三年完成80亿可转债摘牌,转股后将按照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据悉,
成都银行80亿可转债成功强赎,与公司优秀的基本面密不可分,近年来公司表现出的高成长性和高分红特点,深受资本市场青睐。
数据显示,
成都银行是近些年成长性最强的上市银行之一,自2018年上市以来,七年间,公司总资产、存款、贷款等主要经营指标分别增长181.13%、179.63%和386.54%,增速在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
成都银行积极响应提升股东回报相关政策号召,坚持以长期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上市以来,
成都银行分红逐年递增,2018年至2023年每股分红金额分别为0.35元、0.42元、0.46元、0.63元、0.76793元和0.8968元。
成都银行保持高速成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的背后,既有国家战略赋能区域成长带来的巨大机遇,更是
成都银行持续深化改革、积极转型,融入大局、深耕区域交出的一份时代答卷。
2018年上市之后,
成都银行将“上市提能、区域发展、综合经营”作为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内驱引擎,不断推进“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转型方向,在根植于成都同时,积极布局川渝陕“一体两翼”格局,紧抓区域经济红利,不断夯实政务金融业务“首站银行”和优质实体客群“首选银行”实力和优势,在深耕区域中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
成都银行积极践行“三主动”,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主动研判区域经济特点、产业布局等经济人文基础,主动跟进区域发展战略;五年来,
成都银行累计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企业信贷投放支持超过9700亿元。
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棚改建设以及城市有机更新等方面,
成都银行坚定扛起国企责任担当,多个项目实现成都地区首单首投,吸引和撬动更多同业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此外,
成都银行还努力抓“幸福美好十大工程”,专注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和高品质公共服务,为轨道交通建设、TOD项目建设以及学校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
为打造未来业务发展战略制高点,
成都银行坚持向上生长接续塑能,先后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绿色金融支行、新经济支行等特色金融专营支行,积极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金融发展路径。
据悉,早在2009年
成都银行便开始深耕科技金融,依托全国首批成立的科技支行,深化“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四专服务模式,精准服务科技创新领域市场主体。截至2024年9月末,
成都银行业务覆盖成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分别超过90%、80%、90%,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及增量排名四川省金融机构“双第一”。
成都银行于2018年率先设立了西南首家文创支行,持续通过“文创通”等相关信贷产品,助力成都市文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截至2024年末,
成都银行通过“文创通”已累计服务超450家文创类企业,累计支持金额超43亿元。此外,
成都银行发挥投行功能,实现全国首单版权ABN成功落地,通过结构化设计,协助文创企业盘活版权资产,实现成本更低的直接融资。
成都银行从2019年明确零售转型,不断依托“成行消贷”品牌,持续推出多种消贷产品和利率优惠政策,为市民装修、购车、旅游、教育等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
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80亿可转债完成转股,将进一步夯实
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为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充足准备,2025年
成都银行将继续锚定“百年银行、一流银行”战略愿景,紧密围绕重大战略部署,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