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涿州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的装备测试场,一台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发出低频轰鸣,震波穿透地壳直达万米深渊;30万道检波器阵列实时捕捉来自地下万米的能量脉动。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两宽一高”技术——以宽频震源重构地层声波指纹、以宽方位扫描绘制“立体解剖图”、借高密度数据揭开复杂油气藏面纱。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调研活动走进东方物探,揭秘这项重塑全球能源勘探坐标的“
中国石油方案”。
走进河北涿州东方物探可视化中心,记者目睹了一场地质解码的科技盛宴:大屏幕上,地壳深处的褶皱、断层、油气储层纤毫毕现,地下万米的岩层裂隙也能清晰可辨。
来到装备测试场,脚下一阵地震波传来,EV56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正以1.5-160Hz频宽激发低频波场,随着低频声波穿透地表,数万道采集仪器形成一张巨大的信息采集网,能够精准获取更深层、更复杂地质构造。
“这就是‘两宽一高’技术为地球做的‘高清CT’。”东方物探相关负责人说,“两宽一高”技术好比用高清相机拍照片,“宽频带”相当于彩色照片,看到的地下信息更丰富;“宽方位”相当于从不同角度拍照片,可以看清地下全貌;“高密度”相当于数码相机的高像素,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质量越好,以便在勘探过程中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油气资源信息。
“宽频”“宽方位”“高密度”——三个关键词背后,是东方物探团队十五年磨一剑的突破。 东方物探研制出我国首台EV56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深层探测能力从5000米提高至上万米,实现了万米探测的历史性突破;自主研发并且全球首次在生产中应用超大道数地震仪,实现最大接收通道数由万道级提升至30万道级,同步误差在微秒级内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推出全球首套五维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创新宽方位
海量数据快速精准成像、五维数据裂缝预测和变方位油气检测等方法,勘探成功率稳步提升……东方物探全面实现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
从“模糊扫描”迈入“高清成像”时代,“两宽一高”技术不仅改写了中国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尺,更重塑了全球能源勘探的技术坐标系。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