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出清加速 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正泰电器最新消息,601877最新信息

《 正泰电器 601877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市场出清加速 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
2025-02-10 14:57:00
新华财经上海2月10日电 2024年,光伏行业在产能过剩、价格战和技术迭代的多重压力下,经历了深度调整期。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行业整体面临盈利困境,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光伏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技术,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盈利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红利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77.17GW,同比增长显著。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未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2024年多晶硅产能预计将逼近300万吨,组件产能或超1000GW,但全球新增装机量仅在430GW至470GW左右。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导致了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多晶硅价格从2024年初的7万元/吨跌至年末的3.9万元至4.4万元/吨。
  受此影响,光伏行业整体盈利困难,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差年份”——根据统计,截至2月10日,近70家A股光伏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3家企业预测净利润为负,合计亏损超过592.65亿元。
  虽然行业整体面临盈利困境,但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仍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阳光电源以49.59亿元归母净利蝉联“盈利王”,逆变器出口回暖叠加储能业务贡献,毛利率保持行业领先;特变电工以478.42亿元营收居首,输变电及新材料业务支撑盈利,多晶硅板块亏损但产能利用率优于同行;晶科能源的组件出货量全球领先,营收472.51亿元,TOPCon技术量产助力其欧洲市场复苏。
  与此同时,阿特斯凭借储能业务和海外资产运作,净利润达12.39亿元,成为组件厂商中少数盈利企业;福莱特作为光伏玻璃龙头,营收106.96亿元,成本控制能力突出,毛利率维持高位。晶盛机电作为光伏设备“卖铲人”,营收同比增62.19%,但应收账款风险隐现;正泰电器在分布式光伏与户用储能发力,营收、净利双增,现金流稳健;德业股份:逆变器细分龙头,毛利率37.15%,净利12.36亿元,海外市场占比提升。
  对于2024年亮眼的成绩单,多家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受益于技术创新。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福莱特董事长阮洪良指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亏损企业: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的冲击
  在2024年,光伏行业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主材环节。
  数据显示,隆基绿能预计亏损82亿元至88亿元,这是其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其亏损主要源于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持续下滑,产能开工率受限。此外,技术迭代使得公司需要对旧技术设备进行减值准备,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
  国金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姚遥指出,隆基绿能的亏损主要源于其“老大思维”,宁可错失市场,不惜付出巨额成本押宝长周期产品,拖累业绩。
  尽管面临困境,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将继续推进BC技术的升级和推广,预计2025年将迎来大规模量产。
  数据还显示,通威股份预计2024年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是其上市23年来首次年报亏损。通威股份的亏损主要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持续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导致其盈利能力被削弱。此外,公司全年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进一步扩大了亏损规模。
  民生证券电新分析师邓永康团队指出,通威股份的亏损还源于其负债、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的快速增长,总负债已高达约1366.34亿元。
  TCL中环同样面临营收“寒冬”,2024年预计亏损82亿元至89亿元。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其亏损主要源于在技术迭代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产能利用率,导致存货积压和减值损失增加,不得不计提高达23.97亿元的存货减值损失。
  此外,TCL中环对海外子公司Maxeon的投资也饱受争议,尽管该公司已连续多年亏损,TCL中环仍在2024年5月斥资近2亿美元增持股份,并在11月宣布计划收购Maxeon的全球销售子公司,进一步拖累了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新特能源的“日子也不好过”,预计2024年亏损38亿元至41亿元。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认为,其亏损主要源于硅料环节的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和利润空间被压缩。
  记者梳理发现,还有多家企业亏损严重,如大全能源预计亏损26亿元至31亿元,弘元绿能预计亏损25亿元至27亿元,东方日升预计亏损27亿元至35亿元,亿晶光电预计亏损19亿元至23亿元,京运通预计亏损16.8亿元至24.5亿元,双良节能预计亏损16.8亿元至19.8亿元等。
  综合多家券商研报分析发现,盈利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逆变器、储能、光伏玻璃等细分领域,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成功抵御了行业下行的压力。而亏损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硅料、硅片等环节,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暴跌,企业“出货越多、利润越薄”;技术迭代使得部分企业因新技术推广受阻或旧技术减值而面临困境。
  供给侧改革与技术突围有望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2024年,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光伏行业的发展,同时引导产能出清和技术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相关规划,提出到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4.55亿千瓦。此外,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限制低效产能扩张,推动技术标准升级。
  2025年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政策还将持续支持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光伏基地项目,到2030年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4.55亿千瓦。这些政策为光伏行业进一步复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的支持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为头部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隆基绿能表示,计划在2025年大规模投放HPBC二代产能,预计2025年底BC产能将达到70GW。晶科能源也表示,将继续推进Topcon技术的量产,助力欧洲市场复苏。
  中金公司分析师杨锐表示,展望2025年,随着光伏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面临快速出清。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在技术路径上,国泰君安分析师张阳认为,尽管TOPCon电池在2024年占据光伏市场的主流地位,但BC电池等新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快速提升。这种技术格局的变化将推动光伏行业进一步分化和洗牌,头部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来应对未来的竞争。
  2025年光伏行业又应如何破局?普华永道相关报告指出,光伏行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运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从市场来看,海外市场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欧洲市场库存高企,但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显著。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将同比增长4%到9%。此外,光伏玻璃、胶膜、银浆等辅材环节集中度提升,钙钛矿设备、储能系统集成商或成新增长点。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行业正在加速转型。2025年,随着产能出清、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的释放,光伏行业有望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头部企业将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新周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市场出清加速 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正泰电器最新消息,601877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