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机构对于A股新一年的“跨年行情”关注度持续升温。综合当前多家机构的预判,近期市场从盈利预期、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层面都呈现一定改善迹象,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将逐步形成共振从而推动市场跨年行情,短期市场如有震荡回调,投资者可考虑积极布局。
在具体配置上,从左侧提前配置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的角度看,可以重点关注明年有
新产业趋势或者行业格局变化的领域;如果市场赚钱效应、成交量能够持续且央行能够持续呵护流动性,科技成长等弹性板块或许仍是相对受益的方向之一。
影响后市投资大事件 11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
上交所举办“提质增效重回报”座谈会 日前,上交所举办沪市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座谈会,共有9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和科创板上市公司参加。多家公司均表示,“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抓住了企业经营的本质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案实施以来,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明年将继续积极响应专项行动的倡议,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上证50、上证180等调整成分股 11月29日,上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根据指数规则,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调整上证50、上证180等指数样本,于12月13日收市后生效。其中,上证50指数调入
赛力斯、
中国中车、
京沪高铁、
洛阳钼业、寒武纪;上证180指数调入
华夏银行、
上港集团、
华能水电、
四川路桥、
川投能源、
新奥股份、
宝信软件、
杭州银行、
南京银行、
宁波港、
赛力斯、
上海银行、
潞安环能、
中煤能源、
公牛集团、
合盛硅业、
大全能源、百利天恒。
机构后市投资观点 中信证券:三类资金共振推动跨年行情 展望12月,预计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扭转此前机构资金过于保守的预期,同时预计经济数据稳中有升,地产领域价格信号局部好转也将提振投资者信心,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及散户资金将逐步形成共振,推动市场跨年行情。配置方面,从左侧提前配置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的角度看,可以重点关注明年有
新产业趋势或者行业格局变化的领域,如自动驾驶产业链和AI智能穿戴撬动的消费电子板块,以及互联网、新零售等。
中信建投:继续看好跨年行情 近期市场从盈利预期、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层面都呈现一定改善迹象,前期政策发力的领域已初见成效,且预计12月重要会议政策部署将扩围加力;从配置季节性看,岁末年初险资和其他中长期资金流入也值得期待。综合看,继续看好跨年行情,短期市场如还有震荡回调,投资者可考虑积极布局,重点关注非银金融、地产链、消费电子、机械、建筑、建材、钢铁、社会服务等方向,投资主题关注新质生产力、供给侧优化、央国企市值管理等。
国泰君安:备战跨年反弹行情 短期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国内股市流动性也有支撑,考虑A500建仓、保险与理财子跨年配置、基金年末排名战,应积极备战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股市的跨年反弹,看好大盘成长股、部分顺周期板块以及港股互联网。但预计2025年春季市场仍会有扰动,中线维持市场“N”字型走势判断,股市系统性行情的出现仍需要看到进一步扩信用的举措。
交银施罗德基金:后续可能出现短期超跌所带来的情绪反弹 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市场持续下跌的势能相对有限;海外方面,地缘政治局势再度趋于紧张导致前期市场出现急跌,后续可能出现短期超跌所带来的情绪反弹。长期来看,基本面仍是主导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近期公布的10月宏观经济数据已出现较多的回暖迹象,且证监会、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重要部门仍在不断释放积极的政策预期。后续若海外不确定因素释放、国内政策进一步落地、经济基本面出现好转,则有望带来相关板块和指数的长期配置机会。
永赢基金:科技成长等弹性板块有望受益 展望后市,如果市场赚钱效应、成交量能够持续,央行能够持续呵护流动性,科技成长等弹性板块或许仍是相对受益的方向之一;军工、半导体、信创等板块,待市场重启上升通道后有望继续走强;另外,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也将是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