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浙银理财获准开业,12家股份行理财子终望“集齐”,十余家城农商行仍在苦等牌照 多家银行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 “护航”企业发债融资券商去年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合计规模超178亿元 融创154亿境内债二度重组闯关成功境外债综合解决方案已提上日程 ▼资管要闻
浙银理财获准开业,12家股份行理财子终望“集齐”,十余家城农商行仍在苦等牌照 26日傍晚,
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金复〔2025〕61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同意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银理财”)开业。浙银理财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浙银理财是12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中最后一家获批筹建的机构。其批复时间赶在2023年最后节点,成了当年唯一一家获批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进入2024年,全年没有银行理财子获批筹建的消息。
多家银行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 随着春节临近,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记者了解到,与日常理财产品相比,“春节档”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略有上浮,普遍上浮10个基点。
近日,恒丰银行发售了一款名为“恒丰理财恒惠安心第139期(新春特别款)”的产品,期限为418天,募集期为1月21日至2月5日,业绩比较基准在2.85%至3.15%之间,相较日常发售的同期限理财产品,其业绩比较基准上浮了10个基点。
“二永债”仍有较大规模到期 2025年银行续发压力不减 上海证券报报道,2024年,银行“二永债”市场迎来大规模赎回潮,全年赎回规模高达1.11万亿元,同比激增181.81%。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利率下行、资本补充需求等因素影响,银行纷纷选择赎回旧债,以优化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二永债”发行上的策略分化逐渐显现,大型银行因资本充足率较高,发行动力减弱,而股份行与城商行则产生较大的续发需求。
展望2025年,“二永债”仍有较大规模到期,银行需积极应对再融资压力,合理规划资本补充策略,以确保资本充足性与稳健经营。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费率打折最低降至0.01% 证券日报报道,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费率打折,有产品的管理费费率最低降至0.01%(年化),几近“0费率”。比如,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对12款理财产品实行费率优惠,其中9款产品费率优惠最快将于1月27日正式生效,其余3款理财产品的费率优惠生效时间为2月6日和2月7日。
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也发布公告称,将对旗下60多款理财产品的费率进行阶段性调整,包括部分美元理财产品。具体调整生效时间主要为春节前、春节中和春节后三个时间段,其中春节前产品费用调整最快于1月24日生效。同时,近期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也发布了多个理财产品费率优惠公告。
债基最新季报“揭秘”,这些债基产品获追捧,单季规模最多增长70亿,重仓了哪些资产? 基金四季报(均指去年四季报,下同)披露进入尾声,投资者所青睐的债基浮出水面。从已披露的季报看,部分债券基金在四季度获得了大量净申购,长城永利A与东财瑞利A单季净申购份额超过60亿份。混合债基中,招商安和债券C获得了超过40亿份的净申购。从资产配置看,热门债基偏好金融债,包括政金债和银行二永债。
罕见多只货币ETF集体涨停,基金经理也懵了?两大原因看疯涨 1月24日午后,多只货币ETF盘中集体异动,其中,国寿货币ETF广发货币ETF、鹏华添利ETF、国联日盈货币ETF、华泰天天金ETF一度涨停,10余只货币ETF一度涨超5%。
截至收盘,国寿货币ETF涨停,广发添利货币ETF涨幅9.95%,鹏华添利ETF涨幅达到9.86%,华泰天天金ETF涨幅达到7.13%。当前随着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不少货基收益率跌破1%,场内货币ETF却能有如此涨幅,几乎成了全市场的问号。
整体规模增势稳健核心指数ETF成“吸金抓手” 上海证券报报道,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延续增长态势。纯指数型及固收类基金受到资金青睐,以“核心指数”为代表的ETF更是权益类基金的增量主力。同时,尽管主动权益类基金四季度规模整体下滑,但部分产品凭借优异的成绩迎来规模大幅增长。
券商资管固收年度排名出炉,最高收益率达15%,也有产品净值腰斩 券商资管固收年度排名出炉!财联社统计梳理,在债牛驱动下,2024年券商资管的固收产品表现优异,纯债型券商资管产品全年取得平均收益率约4.47%,优于公募债基和银行理财。可以发现,固收产品一直是券商资管的基本盘,部分券商资管深耕信用债领域,多款产品的收益排名前列。
复盘信托业的2024:继续“增量不增利”,超20家公司更换“将帅”,股权挂牌活跃成交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被视作信托三分类新规后再出发的元年,仍在转型中变革的信托行业也再度走过艰难的一年。规模的持续走高为行业带来持续的“正向激励”,转型的阵痛也仍在持续,规模增长但业绩承压的矛盾至2024年仍然存在。随着行业转型从探索到深化,如何在新规下合规展业、如何打造和形成新的盈利支撑等,都是摆在信托公司面前的难题。
此外我们从合规、高管变动、股权转让等角度进行了梳理,2024年共12家信托公司被罚逾3600万元,违规展业相关成被罚“重灾区”;超20家公司“将帅”变更,银行从业背景更受信托公司青睐;股权挂牌供给活跃,对信托公司和其股东来说,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源都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机构动态
兴业“老将”洪枇杷获选厦门银行董事长 21世纪经济报道,1月24日,
厦门银行(60118.SH)举行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选举洪枇杷为该行第九届董事长。该行还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姚志萍因组织人事调整提出辞职,为确保该行平稳运行,在洪枇杷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前,由姚志萍代为履行该行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护航”企业发债融资券商去年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合计规模超178亿元 证券日报报道,信用保护工具在疏通民企债券融资渠道、降低民企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券商正积极开展信用保护工具相关业务,支持企业发债融资、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合计规模达178.67亿元,其中,3家券商的创设规模增长显著,较上一年创设规模增长均超1亿元。
保险资管ABS及REITs业务试点落地一周年国寿资产合计投资规模达71.83亿元 上海证券报报道,保险资管公司获批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已有一年多时间。围绕该试点业务,国寿资产相关业务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该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沪深交易所共落地5单持有型不动产ABS,合计落地规模116.99亿元,国寿资产作为总协调人和最大投资人牵头参与其中3单,合计投资规模71.83亿元,占全行业规模的61.34%。此外,国寿资产还与
中国中铁合作投资了超100亿元ABS项目,助力盘活公路网络基础设施。
融创154亿境内债二度重组闯关成功境外债综合解决方案已提上日程 1月21日,融创中国(01918.HK)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境内公司债券及供应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重组方案,已全部经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这也意味着,融创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整体宣告成功,成为行业第一家完成境内公司债券二度重组的房企。
公告显示,融创房地产将对十笔债券的本息偿付安排进行调整,并提供包括债券购回、股票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及以资抵债等重组方案选项。下一步,融创房地产将安排债券持有人就其持有的债券,在重组方案选项中进行选择及分配。
金科重整方案细节曝光:转增52.9亿股 5万元以下债权现金清偿 作为2024年以来A股唯一一家获法院受理重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ST金科(00656.SZ)重整进程备受市场关注。
1月22日晚间,
金科股份公布了《
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及《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草案》,并预计于2025年2月18日召开公司及重庆金科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据《
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规定,
金科股份将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票,用于引进重整投资人、清偿债务。
▼市场跟踪
上周,A股指数多数上涨。上证指数上涨0.33%,深证成指上涨1.29%,创业板指上涨2.64%,科创50上涨0.92%。涨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通信、计算机和电子,涨幅分别为:5.24%、3.95%、2.82%。跌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为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和煤炭,跌幅分别为:3.17%、2.10%、1.93%。上周平均每日成交额12329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财联社整理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短端调整、长端震荡,曲线走平。截至1月24日收盘,1Y、5Y、10Y、30Y国债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五变动+7.8、+3.5、-0.3、-2.5BP至1.34%、1.47%、1.66%、1.89%,曲线平坦化。存单方面,主要期限收益率整体上行,1M、3M、6M、9M、1Y存单收益率变动+20、+8.8、+11、+8、+3.3至2.20%、1.98%、1.90%、1.80%、1.74%。
上周共成立基金40只,发行份额385.73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21只,发行份额95.34亿份;混合型基金6只,发行份额10.31亿份;债券型基金8只,发行份额238.42亿份;REITs基金1只,发行份额4亿份;FOF基金4只,发行份额37.67亿份。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