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欣然)近期,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已获准接入的供应链平台名单(截至2025年3月)》。名单显示,截至2025年3月,已获准接入票交所供票平台的供应链平台达到38家,较2023年10月新增15家供应链平台。
根据票交所披露的信息,当前已获准接入的38家供应链平台中,包括企业平台24家、银行平台11家、财务公司平台3家。从新增情况来看,自2023年10月至今,新增15家平台获准接入,其中企业类平台11家,银行类平台4家。
其中,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企业类平台之一,也正式获批接入。
从行业分布来看,企业类供应链平台覆盖钢铁、基建、汽车、家电、港口、商贸等多个核心产业,亦包含部分第三方科技平台,反映出票据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广泛覆盖和应用深化。
银行类平台方面,当前已接入票交所系统的银行机构包括2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
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国
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
浙商银行、
华夏银行)、以及3家城市商业银行(
江苏银行、日照银行、
宁波银行)。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主体的不断扩容,将有助于推动票据融资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广泛应用,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强化票据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