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8日电(分析师王欣蕾)六大国有银行持续深化普惠发展战略,通过优化产品体系、加强渠道建设多方面努力,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推动普惠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以普惠金融稳市场主体,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六大国有银行推动实现普惠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 普惠信贷增量扩面:据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六大国有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存量规模突破14万亿元,
建设银行规模最大,
农业银行增速最高。从规模来看,2024年末,
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1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654.16亿元,普惠信贷存量规模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高于
农业银行(3.23万亿元)、
工商银行(2.9万亿元)、
中国银行(2.28万亿元)、
邮储银行(1.63万亿元)、
交通银行(7620.73亿元)。从增速来看,2024年末,
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3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693.2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略高于
工商银行(29.9%)、
中国银行(29.63%)、
交通银行(29.1%)。
普惠信贷占比提升:
邮储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公司类贷款金额中的比重超过40%,高于其他五家国有大行。2024年末,
邮储银行公司类贷款金额3.65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3万亿元。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公司类贷款金额比重均有所增长,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在
农业银行公司类贷款的比重增长超过三个百分点。2024年末,
农业银行公司类贷款金额14.14万亿元(相比2023年末增长1.35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23万亿元(相比2023年末增长7693.2亿元),占比公司类贷款金额的22.82%,这一比重在2023年末为19.22%。
大力拓展普惠客户:六大国有银行中,
农业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最广,进一步巩固可持续发展能力。2024年末,
农业银行信贷支持458.18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104.42万户,普惠小微客户存量和增量规模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高于
建设银行(336万户)、
邮储银行(210.79万户)、
工商银行(208.34万户)、
中国银行(149.53万户)、
交通银行(41.62万户)。从增速来看,2024年末,
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208.34万户,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61.66万户,同比增长42.04%,增速高于其他五家国有大行。
持续推动减费让利:六大国有银行合理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主动让利实体经济。六大国有银行2024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
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普惠信贷利率较低(2024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23%、3.24%),
邮储银行普惠贷款利率降幅最大。2024年,
邮储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16%,同比下降45个基点。
中国银行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从2023年的3.54%降低至2024年的3.24%,显示出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体系,为普惠客户提供便捷低成本融资服务 工商银行通过搭建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打造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产品线,提升对制造企业、农户、商户等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经营快贷是
工商银行基于多维度数据建立模型,为经营正常、资信良好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支持合理生产经营用途的在线融资产品,具备信用有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使用灵活等优点。信用有价是指无需抵质押,以信用方式申请办理贷款。
工商银行升级经营快贷,推出面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的数字普惠信用贷款产品“制造e贷”,进一步丰富小额化、信用类产品供给,助力制造企业在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压力和资金垫付等内部压力下,快速获得低成本资金。
工商银行打造厂房构建贷的线上版本—“e扩快贷”网贷通产品,支持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中长期资金需求。
工商银行数字供应链包括三类产品:第一类是面向产业链优质企业,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签发的电子债权凭证“工银e信”;第二类是基于项目执行过程中采购、发包等形成的应付账款,签发的电子债权凭证“项目e信”;第三类是基于应收账款办理的电子保理。
农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商户、农户,创新契合多样化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体系。为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农业银行升级无还本续贷融资产品“续捷e贷”,通过续贷模式优化降低融资成本。“续捷e贷3.0”签约的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日无需偿还本金,使用
农业银行发放的新贷款结清原到期贷款后,即可继续使用贷款资金,并将贷款期限延长1年。为进一步解决市场主体“融资慢”问题,
农业银行推出“微捷贷3.0”“商户e贷”。“农银微捷贷”是以小微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涉税、工商、征信以及在
农业银行的行为数据等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的在线自助循环纯信用贷款。“微捷贷3.0”对申请企业的征信要求和大数据准入更加严格。“商户e贷”是
农业银行为优质商户、银联清算商户打造的线上循环经营贷款产品,满足商户在支付租金、备货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农业银行通过信贷产品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推出“科捷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农业园区科企贷”;针对涉农经营主体,推进农户信息建档、信用村信用户建设,推广“惠农e贷”“惠农网贷”“富民贷”等特色产品,扩大涉农小微企业、农户服务覆盖面。
三、客户拓展:持续深化渠道建设,广泛触达普惠客户 建设银行能保持金融市场普惠信贷供给量最大的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行惠懂你”平台获客引流的能力。“建行惠懂你”是
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为普惠金融客户打造的综合化生态型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科创企业、涉农主体提供集成信贷融资、综合金融、公共服务的综合化生态服务,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不再是简单的“放贷竞赛”,而是数据能力、生态整合与产业洞察的复合较量。“建行惠懂你”不只是“贷款工具”,更是普惠客户的“综合经营助手”。“建行惠懂你”平台一方面通过接入政府采购平台、供应链系统帮助企业获得订单;另一方面,“经营雷达”具备分析行业趋势、竞品动态的能力,帮助小微客户、商户管理库存、调整销售策略,从而提高经营效益。经营生态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用户黏性,使用“建行惠懂你”综合金融服务的企业复贷率高于纯贷款客户。
农业银行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服务体系,拓展普惠客户,提升服务质效。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宣讲国家和该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介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根据财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截至2024年末,累计走访小微企业141万户,为87万户小微企业授信11,235亿元,为85.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7041亿元。另一方面,
农业银行升级“普惠e站3.0”,聚焦小微企业高频应用场景,建设“金融+非金融”惠企生态,深度服务小微企业,通过综合金融服务进行转化。
工商银行持续深化渠道建设,实现普惠客户“广触达”。线下渠道方面,
工商银行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场景,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下沉;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一笔一画做普惠”等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的合作,加强线下走访,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授信支持。线上渠道方面,
工商银行持续探索开放银行模式,加强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第三方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场景整合,构建行外数据拓客标准模式,提升拓客效率,延伸服务触角;建设手机银行普惠专版,为小微客户提供“一站式”专属服务,提升触达效率和客户体验。
邮储银行依托“线上+远程+线下”渠道广泛触达小微企业客户,千企千面触达目标客户。
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网点服务小微企业主阵地作用,依托近万名普惠服务代表,叠加普惠营销地图、企业360视图、数字网格画像等数字化工具,通过数智赋能,切实提高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可得性与满意度。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专项行动,通过走企业、走乡村、走群众、走政府、走合作单位,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积极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拓宽市场经营主体服务面。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