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4股遭证监会立案。8月9日晚间,
任子行(300311)、
中青宝、
同德化工、
沈阳化工相继披露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这也让上述公司8月12日的股价表现迎考。经
同花顺iFinD统计,伴随着4股被立案,年内被证监会立案个股已达52只,其中,超九成被立案调查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从业绩上看,52股中有33股2023年净利亏损,其中5股亏损超15亿元。
4股股价迎考 单日内4股遭证监会立案,全部系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其中,
中青宝披露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云霞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云霞进行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任子行也表示,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经公司自查,本次立案的原因主要系公司自查发现全资子公司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年度存在多计资产、多计收入、多计利润等情况,公司已进行积极整改,对相关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相关审计报告。
另外,
同德化工、
沈阳化工均表示,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
同德化工还于近日收到山西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山西
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关于对张烘、邬庆文、张云升、张宁采取监管谈话并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山西证监局披露的内容,2023年8月30日,
同德化工与
广东宏大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广东宏大”)签订《关于转让清水河县同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框架协议》,约定公司拟以2亿元向
广东宏大转让子公司清水河县同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蒙化工”)100%股权,并于同日将同蒙化工100%股权质押给
广东宏大,收取
广东宏大1.2亿元保证金。公司未召开董事会对该事项进行事前审议,且未及时披露。公司于2023年9月4日向
广东宏大发出《协议终止通知函》,通知
广东宏大解除上述框架协议,未及时披露该进展情况。
遭立案消息披露后,
任子行、
中青宝、
同德化工、
沈阳化工4股投资者“炸锅”,公司8月12日股价表现也引发市场关注。截至8月9日最新收盘日,
任子行、
中青宝、
同德化工、
沈阳化工股价分别报3.97元/股、12.26元/股、4.94元/股、3.04元/股。
年内49股栽在信披上 经
同花顺iFinD统计,伴随着4股被立案,年内被证监会立案的个股已达52只。
值得注意的是,52股中,超九成个股被立案调查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包括
ST金一、
广汇物流、
联泰环保、
智云股份等49股,仅
中信证券、
东吴证券、
海通证券3股不包含在内。
天使投资人郭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信息披露违规会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首先,这会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使得中小投资者在缺乏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增加了投资风险。其次,信息披露违规会破坏市场公平性,削弱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长期而言,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远离市场,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认为,多家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和对上市公司合规性的关注,“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准确、及时地披露重要信息,会误导投资者,破坏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52股中,有9股已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为
正平股份、
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鼎信通讯、
奥康国际、
ST中泰、
ST金一、
普利制药、
ST盛屯。
另外,52股中有20股系ST股,占比近四成。被立案的公司中,有8股还涉及公司实控人、高管等被立案,包括
奥康国际、
中青宝、
观典防务、
联泰环保、
同辉信息、
正平股份、ST爱康、*ST超华。
半数个股年度亏损过亿 被立案的个股中,超六成个股业绩表现不佳,2023年净利处于亏损状态。
经
同花顺iFinD统计,52股中有33股2023年净利亏损,其中26股亏损过亿,5股亏损超15亿元,分别为
ST中泰、
*ST文投、ST旭电、
东方集团、
ST高鸿。
具体看来,亏损金额最大的为
ST中泰。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8.6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77亿元。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约2.3亿—2.8亿元。
据了解,
ST中泰系氯碱行业龙头企业,拥有
氯碱化工和粘胶纺织产业两大主业,主营聚氯乙烯树脂(PVC)、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粘胶纱四大产品,配套热电、兰炭、电石、电石渣制水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另外,也有17股在2023年实现盈利,其中10股实现归属净利润过亿,3股实现归属净利润超10亿元,分别为
中信证券、
东吴证券、
海通证券,2023年,3股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97.21亿元、20.02亿元、10.08亿元。
郭涛指出,企业面临经济压力时,可能会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改善表象或延迟问题的曝光,从而避免股价下跌和投资者信心丧失。业绩不佳的企业可能更有动机操纵财务报表或隐瞒不利信息,以吸引投资者和资金。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对这些企业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柏文喜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果一家企业业绩不佳,它可能会面临资金紧张、管理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其合规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增加了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性。同时,业绩不佳的企业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尽快改善业绩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