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外储规模保持稳定有支撑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较5月末下降97亿美元,降幅为0.30%。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4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但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流动性操作灵活收放降准讨论升温 跨过半年末关口,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迅速回归“地量”:在6月最后一周净投放3520亿元之后,7月首周净回笼7400亿元。业内专家表示,资金面平稳跨季后,流动性供求仍面临一定缺口,随着三季度政府债发行放量,降准概率将有所增大。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今年第二次降准可能在三季度前期出现,且针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定向降准的概率更大一些。“考虑到相关银行机构在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对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超过6000亿元。”
·资金对QDII产品“上下其手” 谁为交易“溢难平”买单 近期,QDII产品特别是上市QDII基金,因为高溢价持续受到市场关注。今年以来,有30多只QDII产品合计发布了超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更有3只产品发布了60次以上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更有甚者惊动了交易所,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交易所对上市QDII基金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从严认定。记者采访发现,围绕着“溢难平”的QDII产品,已经聚集了多路炒作资金,其中不乏中小型私募、牛散、组团的散户等。而且,这些对高溢价QDII产品“上下其手”的炒作资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在高溢价长期难以平抑的背景下,炒作资金更是在技术、情绪层面诱导后来者进行击鼓传花式的交易。
上海证券报 ·机构: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特征再度显现静待积极信号不断增多 上周A股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投资者交投情绪较低迷,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回落至6100亿元左右。机构观点显示,受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北向资金流出等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出现回调。但市盈率、成交额等多个市场指标均提示,当前A股阶段性底部特征较明显。展望后市,当前资产价格可能已经过度计价悲观预期,建议投资者静待经济数据或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显现。
·头部券商发布“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
华泰证券、
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纷纷亮相,举办配套的投融资主题论坛和科技金融创新论坛,并发布“人工智能+”最新研究实践成果。
中信证券推出了行业首个自主研发的债券类大模型应用——债券智能助手。
中信建投证券信息技术部总监李剑戈介绍了公司基于大模型增强的智能投研平台。
中金公司调动中金研究院、研究部力量,推出最新研究成果《AI经济学》。
·机构调研记录透露电子、电池等细分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 上半年刚过,机构投资者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上市公司密集调研,探寻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下半年经营亮点、产能利用率情况、新项目开工投产进度等,以把脉下半年行业发展趋势及景气度。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公司主动透露其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的喜讯,其中电子、电池等细分行业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尤为明显;还有部分公司忙于推进新项目建设工作,不少项目预计在下半年陆续开工或投产,为公司产能释放带来新引擎。
证券时报 ·产品结构优化需求回暖多家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7月7日晚间,部分科技、医药和周期类企业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多数公司净利润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业绩增长原因包括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在手订单充足、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化战略见成效等。
华测导航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43亿元-2.53亿元,同比预增38.27%-43.96%。
高争民爆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6100万元,同比增长51.57%-84.91%。
川宁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亿元-7.7亿元,同比增长86.76%-97%。
·“同门兄弟”出手 方大炭素拟投资海航控股股票 方大炭素7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对
海航控股进行股票投资。目前
海航控股股价为1.11元/股,
方大炭素和
海航控股系“同门兄弟”。公告显示,
海航控股股价下行,
方大炭素判断其股价严重低估。鉴于
海航控股基本面良好,
方大炭素全资子公司上海方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拟在未来6个月内使用6000万元~1.19亿元,对
海航控股A股股票进行投资。
方大炭素认为,此举可以增加公司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高口碑影片带动暑期档升温 A股影视公司新作储备充足 灯塔专业版显示,7月6日,国内电影票房达到1.89亿元,创近2个月以来单日新高。7月7日截至18时,单日票房超过1.4亿元。自7月5日以来,电影票房已连续3日破亿元,暑期档热度提升明显。资料显示,《默杀》由猫眼、淘票票以及
中国电影、
万达电影、
横店影视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出品。除了《默杀》,多家A股影视公司此前提到,将有新作品在今年暑期档上映。如
万达电影此前表示,公司参投的电影《白蛇:浮生》等均将陆续在暑期档上映。
光线传媒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预计在暑期档上映,具体上映日期暂未确定。
证券日报 ·超200亿元险资私募资金已“投出” 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 在7月7日举行的
新华保险2024年公众宣传日活动上,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表示,该公司联合
中国人寿发起设立的500亿元试点基金,目前已总计投出超200亿元,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资金。“入场速度超过预期,进场时机不错。”凯利资本总裁张令佳表示,上述基金快速入市应该是为了抢占高股息低估值资产,高股息资产与险资特性契合度高,适合配置;同时,大部分保险资金属于负债,需要被投资产产生现金流。
·头部公募继续看多中长期看好大盘风格 7月份以来,头部公募机构密集召开中期策略会或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公募机构普遍认为,A股市场短期或反弹,中期积极看多;同时,大盘风格可能继续占优。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A股市场短期或反弹,中期积极看多。“短期来看,ETF资金、北向配置盘资金开始逆势净流入,市场反弹的概率较高。中期来看,沪深300股债风险溢价模型再次触发买入信号,即风险溢价仍然处于极端位置,中期视角向上确定性和空间都较大。”在东方红资产管理权益研究团队看来,龙头企业成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在政策支持下,主动基金重新聚焦龙头和被动基金持续扩容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大盘风格可能继续占优。
·全球半导体产业强势回暖海内外企业业绩频报喜 近期,海内外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纷纷传来业绩高增长的“喜报”。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7月7日下午记者发稿,率先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5家A股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
韦尔股份、
澜起科技、
佰维存储、
南芯科技、
鼎龙股份),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海外厂商方面,三星电子等企业也披露了远超预期的业绩情况。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半导体企业捷报频传,展现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强劲复苏。行业在经历此前低迷之后,已经步入上行周期。对于今年下半年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度,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