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装修建材板块小幅拉升,以11636.22点收盘,涨幅3.09%。事实上,在美国4月2日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举措后,国内诸多家居企业资本市场跳空低开,股价应声下跌。资本市场的波动,反映出家居行业对于关税的高敏感度。从大幅下跌到缓步回升,展现出了布局海外市场的家居企业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近年来,中国家居行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部分企业美国市场营收占比超八成。在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后,企业如何应对海外市场变局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应加快全球化产能布局,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关税优惠地区设厂,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尽管短期承压,但中国家居企业在成本控制、产业链配套等方面仍具优势。长期来看,加速品牌出海、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将成为行业突破贸易壁垒的关键。

境外营收占比超八成
随着美国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后,国内家居行业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诸多企业股价大幅下滑。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清明后首个交易日,诸多家居上市企业资本市场股价跳空低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近日A股大幅下跌,原因在于清明假期外围市场普跌,尤其是美股连续大跌。导致这一情况的导火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高关税,破坏了全球贸易格局,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产品出口国,诸多家居企业均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部分上市家居企业境外市场营收占比超80%。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解到,
匠心家居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07亿元。其中,境外实现营收12.00亿元,同比增长28.45%,占总营收的99.38%。
匠心家居表示,2024年1—6月,公司90.05%的产品销往美国,公司前十大客户均为美国客户,70%为零售商。公司对美国零售商客户的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56.19%,对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62.40%。
爱丽家居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19亿元。其中,境外市场实现营收6.08亿元,占总营收的98.36%;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6.47%,致欧家居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2亿元。其中,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实现营收分别为2.28亿元、1.34亿元,占总营收分别为62.06%、36.53%。致欧家居表示,作为公司的战略重心,公司2024年上半年于美国市场重点投放了大量新品,营收同比增长41.12%。此外,例如
中源家居、
乐歌股份、
麒盛科技等企业,均在美国市场有所布局。
从企业半年报不难发现,美国市场对中国家居企业的营收贡献举足轻重,这也使得相关企业在贸易政策变动时显得尤为脆弱。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行业面临的不仅是短期市场波动,更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深层次挑战。企业需要通过市场多元化、产能全球化布局来增强抗风险能力。
海外市场寻增量
家居企业相继“出海”,将重心放在海外市场的背后,正是全球家居市场巨大的潜力。Statistic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家具市场收入将达到7662亿美元。在2024年到2028年间,家具市场还将保持5.02%的年复合增长率。
面对全球家具的广阔市场,头部家居企业掀起出海热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483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此外,2024年12月,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506.87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20.19%。从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家具出口展现出强劲势头。
事实上,家居企业将主要发展阵地放在海外市场,不仅是因为全球市场规模大,同时也有企业自身发展策略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家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头部品牌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对于新入局者或中小企业而言,想要在国内市场突围,面临着较大难度。此外,由于产品同质化相对较高,国内市场竞争往往依赖价格战,导致利润率较低。
家居产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家居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饱和度较高。企业若想保持高速增长,必须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消费能力强、需求稳定的欧美国家。
反观海外市场,根据Wayfair平台最新数据,北美和欧洲家居市场在2024年的总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海外消费者也更愿意为高品质、设计感强的家居产品支付溢价,这也使得企业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此外,欧美家居电商市场成熟(如亚马逊、Wayfair、IKEA等),中国企业可通过跨境电商快速进入市场,降低渠道成本。诸多因素推动着国内家居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全球化布局之变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加速推动“出海”,然而海外市场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业绩上的高增长,但过度依赖也将带来风险。作为中国家居企业出海的主要阵地,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家居企业此前为降低关税带来的风险,均提前有所布局。对于美国实施“对等关税”,
梦百合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美国已拥有美东和美西生产基地,美国本土较为完善的产能布局和销售渠道布局有助于公司夯实在美市场竞争力,并在贸易摩擦中寻求更多的市场机遇。
松霖科技就美国“对等关税”作出回应称,公司客户群多元且市场布局全球化,“对等关税”对整体经营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公司已在越南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效增强了公司应对关税政策调整等潜在风险的能力。
从企业布局来看,诸多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来预防潜在风险。
麒盛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2023年度,公司对美出口比例约为79.38%,并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有效管控潜在风险。目前,公司已构建中国智能制造基地与越南、墨西哥组装工厂协同发展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实现对美国市场的灵活供给。美国公布的关税政策暂未对公司主力产品线及主要客户订单产生实质性影响。
家居行业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家居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正在经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谋划的战略转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实际上是对企业国际化运营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未来企业需要将贸易摩擦应对纳入长期战略规划,深化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不可替代性;完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产能的快速调配;加强与东道国利益相关方的合作,通过本土化经营降低政策风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