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起。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2月13日,已有516家A股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达195.42亿元,其中“注销式回购”渐成主流。
本周以来,已有超30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其中13家A股公司已完成股份回购,多家公司耗资逾千万元。
根据记者梳理,2月10日至今,
信宇人、
阿尔特、
永和股份等均公告称,公司股份回购已实施完成。其中,
信宇人累计回购股份245.94万股,回购总额4215.64万元;
阿尔特、
永和股份分别回购了764.62万股、315.43万股,分别耗资约8598.56万元、5100.65万元。
2025年开年仅一个多月,百余家A股公司就完成了股份回购。
与此同时,大部分A股公司回购正在实施中。例如,
健盛集团2月13日公告称,截至2月11日,公司回购股份1542.6万股,回购总额15582.47万元;同日,
广大特材、
柘中股份公告称,截至2月11日,两公司分别回购了441.36万股、889.63万股,分别耗资约8070.08万元、9424.72万元。
从回购金额来看,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回购金额超亿元的A股公司达39家。
贵州茅台暂居“回购王”,该公司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0亿元;
中国建筑、
京东方A位居二、三名,回购金额分别为8.87亿元、7.98亿元。回购金额超5亿元的公司还有
牧原股份、
华懋科技和
东方雨虹。
从回购股份数量来看,统计显示,年初至今,
中国建筑已回购近2.9亿股,位居榜首;
辽港股份、
京东方A紧随其后,已回购数量均超过1亿股。
与以往不同的是,“注销式回购”渐成新趋势。数据显示,共有320家A股公司年内完成回购,其中约130家公司回购股份已注销,占比超四成。
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回购新规和监管政策的引导下,A股市场掀起了“注销式回购潮”。未来,A股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股份激励和注销或将常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申请“回购增持贷”工具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逾百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07份“回购增持贷”相关公告,涉及中纬股份、
雅戈尔、泰格医疗、
顺发恒业等公司,贷款上限合集超161.32亿元。其中,专项贷款用于股票回购的有80份,其余27份为增持股份。
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下,A股市场在2024年出现回购热潮。1月中旬,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会议提出,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政策工具实施以来,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市值百亿元以上公司占比超四成。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2024年,A股公司回购规模、家数远超此前一年同期水平,显示出上市公司回购热情的高涨。他预计,2025年,在政策的持续鼓励和引导下,上市公司回购可能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