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国际化布局 中资企业抢滩港股 “A+H”趋势有望提升港股市场活跃度,安井食品最新消息,603345最新信息

《 安井食品 603345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锚定国际化布局 中资企业抢滩港股 “A+H”趋势有望提升港股市场活跃度
2025-02-14 06:30:00

  近日,宁德时代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书,业内人士预计其或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IPO。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中资企业递表热情高涨,“A+H”上市模式持续升温。
  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13日晚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025年以来共计31家企业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内地;去年同期仅有10家。在排队港股IPO的企业中,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迈威生物、均胜电子等多家企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
  机构人士称,深化国际化战略、满足国际化布局需求成为中资企业尤其是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随着港股IPO热潮持续,“A+H”上市模式持续得到青睐,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有望得到提升。
  中资企业递表热情高涨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延续2024年的活跃态势,尤其是中资企业递表热情高涨。
  港股递表、聆讯存在6个月有效期。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13日晚记者发稿时,有112家企业的IPO申请在有效期内,处于“排队中”的状态。
  从拟上市板块来看,上述112家企业均申请港股主板上市。申请状态方面,109家为递表“处理中”,3家为“通过聆讯”。112家排队港股IPO的企业中,有31家企业为2025年首次递表,这些“新面孔”占比约28%;从所属行业板块信息看,排队港股IPO的企业“新经济”特征明显,有19家企业属于软件服务板块,有18家企业属于医药生物板块,还有8家企业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首次递表的31家企业几乎均来自中国内地,且不少企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A+H”上市模式正持续受到青睐。
  2月11日晚,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宁德时代向港交所正式递交IPO申请书。数据显示,宁德时代A股最新总市值为1.15万亿元。业内人士称,宁德时代H股上市后,或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最大的IPO项目。同日,中伟股份发布公告,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赴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此外,在2025年首次向港交所递表的企业中,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迈威生物、均胜电子等多家企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曾在2024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HKEX中国论坛上表示,2024年10月18日,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进一步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让上市审批的流程更加清晰和确定。对于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请上市时可以进入快速审批流程。
  瑞银证券预计,2025年将有逾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是大型A股公司,涵盖各行各业。
  满足国际化布局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化国际化战略、满足国际化布局需求成为中资企业尤其是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正如宁德时代在申请书中所说,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据悉,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来自海外收入占比约三成,已在海外布局多个电池工厂,从而满足海外主机厂商“就近配套”的需求。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此次H股上市,宁德时代可有效储备资金,并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中伟股份也表示,启动H股上市有助于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公司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业内人士称,“A+H”模式通过打造两地上市平台,增强了上市融资的灵活性,同时引入国际化长线投资人,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同时,能够进一步使企业融入全球市场,吸引更多海外的潜在客户或合作机会。
  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随着港股IPO热潮持续,机构人士认为,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有望得到提升,中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富途日前发布报告称,2024年港股IPO冻资额和认购倍数创新高,高倍回拨项目首日表现亮眼,零售投资者更趋理性,这些因素将为2025年港股市场注入信心。富途预计,2025年赴港IPO企业将集中来自医疗保健和信息科技行业,共享出行和无人驾驶企业的上市申请也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新活力。
  据统计,港股市场2025年1月的日均成交金额为1438.39亿港元,为连续五个月超过1000亿港元。港股指数近期也表现不俗,截至2月13日收盘,恒生指数2025年以来已累计上涨8.75%。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中国的AI大模型研发、商业化应用向外资展示了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增强外资对“中国创新”的信心,推动其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实际价值,尤其是提升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中枢。随着港股进入年报预告及业绩披露期,基本面或重新主导市场走势。
  从配置角度,颜招骏建议,继续围绕“杠铃策略”,关注受益于AI概念和政策支持的相关产业链,例如芯片、软件应用、算力设备等板块;此外,还可关注业绩稳健且具有持续分红能力的部分品牌消费股,以及具有安全垫且攻守兼备的电讯、能源、银行、公用事业等高息股。
  “我们对以港股为代表的本轮非美资产的重估行情依旧乐观。”华鑫证券量化和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吕思江建议,分两个方向来配置港股标的:一是外资定价权较高的港股科技股,二是港股央企红利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锚定国际化布局 中资企业抢滩港股 “A+H”趋势有望提升港股市场活跃度,安井食品最新消息,603345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