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超30家沪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再次刷屏资本市场。《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沪市公司、股东喊话市场,增持回购绝不手软,看好企业发展就要让投资者看到信心。据统计,截至3月7日,2025年以来,沪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29家次,拟回购金额28.30-52.25亿元。新增披露增持计划50家次,拟增持金额45.06-83.54亿元。
回购方面,千万资金火速入场。
吉祥航空此前于2025年2月6日宣布拟以2.5亿元至5亿元回购股份,如今短短月余已火速完成近1亿元回购,占计划下限近四成,累计回购股份763.06万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激励,打出“团队绑定+价值共赢”组合拳。增持方面,大股东“放大招”。
东材科技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1月27日公告完成5000万元增持,带头冲锋,董事、高管紧随其后,集体开启“买买买”模式,同天披露完成507.62万元增持,用行动诠释“人多力量大”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增持回购计划下限目标只是底线,多家沪市公司用实力演绎“说到做到,做到最好”。比如
安图生物自启动计划以来,公司直接“拉满进度条”——锚定回购金额上限5亿元,开启“应买尽买”模式,最终实施回购金额为4.45亿元。
宏柏新材、
洪通燃气、
永茂泰等近期公告计划完成的公司,最终实施金额均超过回购上限的90%以上,力度“爆表”。
市场人士表示,这场“买买买”背后,是公司对自身价值的底气,一方面彰显了“志在必得”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真金白银为市场标定价值锚点,是管理层、股东对未来增长的最强背书。
据了解,沪市公司积极实施注销式回购,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和对投资者权益的高度重视。通过回购并注销股票,公司有效提升了每股收益,从而增强了股价的稳定性,为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
中远海发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于2024年10月披露注销式回购计划,公司拟回购并注销4000至8000万股股份,预计金额约1.44亿元至2.87亿元,直接“一键提纯”每股含金量,相当于给所有股东“被动加仓”。不少投资者表示,公司的相关举措让投资者获得更多信心。
此外,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沪市公司陆续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其中很多公司用回购增持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比如
中远海控在集装箱航运主航道建设上始终保持“稳中求进”,在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新赛道上持续“以进求新”,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度,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同比实现量价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90.8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05.71%。公司自2024年10月披露回购计划以来,已累计回购约13亿元,充分展示出公司对自身经营业绩向好的信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