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好物通过“空中走廊”行销全球,各项新技术闪耀蛇年央视春晚,“南粤春暖”务工列车驶进广州南站,“量身定做”式法律服务直达企业,产自韶关深山的蜂蜜利润翻倍……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与之呼应的是,广东各界蹄疾步稳开好局,凝心聚力启新篇。
自2月5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特别策划——《“稳”见高质量》,从广东外贸稳、步子稳、信心稳等多个角度,对话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求职者及职能部门等,以生动案例讲述各领域如何以新作为,深入把握“稳”与“进”。
回顾2024年,他们收获颇丰,或是产品订单暴涨利润翻倍,抑或是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展望2025年,他们满怀信心,希望在转型升级中抢得先机,在新赛道上阔步前行;期待借力优质营商环境,鼓足干劲做大做强。专题报道获境内外媒体、权威机构及平台等广泛转载。
外贸稳:产品新春行销全球 满载着广东制造好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鸣笛启程,向着欧洲疾驰而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班起降频繁,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空中走廊”快速通达全球;在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区南沙港区,一艘艘国际货轮有序靠泊、离泊。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过去的一年,广东外贸“成绩单”成色更足,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9万亿元新台阶。新春伊始,广东多家企业迎来“开门红”。
1月29日,大年初一,广州市番禺区速锐电子厂不打烊,接到一笔来自日本的订单,客户采购了100多台抓娃娃机。
公司负责人钟玉鸿告诉南都记者,为了对接海外客户的需求,外贸团队过年期间依然在工作,去年出口的抓娃娃机同比增长了4倍。这些抓娃娃机主要销往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畅销全球的广东爆款好物当中,还有产自东莞、承载着传统中医文化的刮痧板。
慕尚未来美容用品(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尚未来”)生产玉石和水晶两种材质的刮痧板,出口占比高达90%,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全球各地。
“去年我们的营业额超过了2500万美金,增长了30%左右。”公司负责人易文杰向南都记者介绍,过年期间,接到了一笔采购几万个按摩滚轮的订单,“刮痧板的订单都是十几万片这样抛过来”。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广东顺德斗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禾科技”)扎根拥有“中国家电之都”美誉的佛山顺德。公司副总经理乐锦亮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生产的电暖器大部分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作为自主品牌销往海外。
“我们在欧美最受欢迎的一款电暖器,植入了PTC陶瓷发热体,2秒钟就能实现加热,用户很快就能感受到暖风。”
广州哈客厨房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肠粉机销往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公司总经理李二龙表示,2024年,肠粉机的海外销量有所上涨,公司的营业额近4000万元。
去年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提质升级,拓宽销路。“比如在产品上增加定时、菜单的功能,更加适配消费者的需求。”
“2024年稳健前行,过年也没有打烊,现在我们已经紧锣密鼓地招人了。”对于2025年,他充满信心,“蓄势待发、摩拳擦掌,希望今年干出一番新事业。”
步子稳:新赛道上亮点频出 在通江达海、融汇中西的广东,企业持续以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勇气,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智慧闪耀蛇年春节,不断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卡通金蛇舞动的AR场景、数字虚拟人与歌手同台演出、裸眼3D视效的广告……这些惊艳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美特效,来自广东企业深圳市
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洲明科技”)。
这家主营LED显示屏和照明制造的企业,正稳步推进“LED+AI”的战略布局,现已推出了AI大屏交互智能体、AI舞台剧、元宇宙生态鱼缸屏等产品。
洲明科技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练好研发和制造基本功是发展的基础。随着AI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大屏不再是单一的显示工具,而是数字与现实的桥梁。”
广东制造业当家的厚实家底,为包括
洲明科技在内的各行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建立先发优势。
已有超30年历史的广州
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装备制造”向“智造服务”的转型,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智能变电站、智慧水务系统等解决方案。广东科技巨头美的,在“AI+工业
机器人”、“AI+智能制造”、“AI+智能家居”、“AI+医疗影像”四个主要方向进行布局。
与此同时,新能源、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
小鹏汇天将在广州投产“飞行汽车”,创始人赵德力告诉南都记者,“技术、人才、资金都在广东找到了解法。”
近期,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其创始人正是来自广东湛江吴川的梁文锋。
在广东,围绕人工智能的研究热潮持续升温,广东也成为AI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已创建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先导区的省份。
根据《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
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大会也正式发出邀请,“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稳就业:专列护送设“妈妈岗” 随着“南粤春暖”列车抵达,岭南大地迎来返岗复工热潮,冲刺新春“开门红”。去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稳就业”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中山市黄圃镇一家电器生产企业的“妈妈车间”内,妈妈们身着统一工作服,专注工作。“妈妈岗”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养育12周岁(含12周岁)以下儿童的妇女就业,实行弹性工作制,为妈妈们提供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工作的机会。
唐燕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曾是全职妈妈,长时间远离职场让她一度失去自我,但“妈妈岗”让她重新找到了工作,实现了个人价值。
除了“妈妈岗”,广东还通过“一人一策”灵活就业服务等创新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广州市荔湾区的黄敏思,得益于细致入微的灵活就业服务,成功踏入职场大门,考取了育婴师职业技能证书,并在社会保障公益性岗位找到了工作。
高校毕业生也是广东就业保障的重点对象。深圳龙华区的曹同学表示,她在就业驿站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离校后的就业难题,找到了心仪的软件开发工作。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段军山认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平稳,但仍需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在广东各地,类似的帮扶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春节期间,广东人社部门特别开展了“南粤春暖”行动,提供专列包车、求职招聘、用工保障、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等系列服务,全力促就业、保民生、助发展。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广东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吸引港澳青年和台湾青年来粤就业创业。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向南都记者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青年和内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和发展机遇。在香港从业9年的律师吴颖麟也选择来
广州发展,参与处理跨境案件。东莞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则致力于帮助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实习,提供全链条服务和配套服务。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今年,广东将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稳支撑:提供涉企优质服务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要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始终不变。
依托广东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广州凯乐石运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乐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始人钟承湛告诉南都记者,“珠三角是全球做鞋之都,全球最顶尖的鞋材与全球研发中心几乎都在广东。而我们硬壳冲锋衣深受欢迎,也是由于全球最好的冲锋衣面料供应商、生产研发中心就在深圳。”
过去两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凯乐石持续享受减免税额等政策扶持,“2023年2024年初,我们减免税额约357万元。”钟承湛说,“这鼓舞了我们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
广东已连续4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1名。众多像凯乐石这样的广东企业,正在享受优良的营商环境带来的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
广东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将大力发展更多“量身定做”式生产性法律服务,助力打造各方来粤投资经商的强大磁场。
日益升级的交通网络,也将广东地理空间、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广东市场广阔,人力资源充沛,且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也蕴含巨大潜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澳门台山同乡会理事长林陈红霞在回乡交流时,发现台山水产品代理和江门养老产业投资的商机。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升级、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不断扩大,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越织越密,广东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也在加快成型。
外企的持续投资布局更是广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生动注解。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巴斯夫亚洲大型项目总裁林汉平分享了落子广东的故事。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品公司,巴斯夫正在湛江市建设总投资额约为100亿欧元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这是巴斯夫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建成后也将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一体化基地。
去年11月举办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巴斯夫、埃克森美孚、辉瑞、特斯拉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参会,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海内外多名创业者、企业家告诉南都记者,广东为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出台政策举措,“我们看好广东,看好广东的未来”。
信心稳:创业者看好销量翻倍 新春的岭南大地,浓浓年味尚未散去,各地一派新气象。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我们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抓住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值此之际,南都记者对话扎根广东这片沃土的生意人,讲述他们对乙巳蛇年的信心与期盼。
连日来,韶关返乡养蜂青年赵艳君正忙着直播带货。如今,他的蜂场已经增加至10个,约有2000箱蜜蜂。他告诉南都记者,2023年利润有20多万元,2024年达到60多万元,生意更好了。
今年,直播带货将是他新的发展方向。除了请人带货,他自己也尝试转型做主播。“我相信,这将是我的新起点、新机遇。”他看好蜂蜜销量大涨,“预计能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两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们的信心与底气,源自长年累月的传承与积累。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广东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佛山南海狮山颜峰社区一座三层小楼,是65岁的佛鹤狮扎作大师叶竞循的工坊。
叶竞循制作的佛鹤狮头仅4至5斤重,不仅覆盖国内省份,还远销至菲律宾、法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清末起,叶竞循一家三代均以狮艺制作为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现代高桩狮的发展需求,叶竞循开发出兼具佛装狮和鹤装狮特点的新品种——佛鹤狮。
万贡学是东莞昌华狮鼓麒麟龙狮制作工坊的创始人,他的客户覆盖了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有意思的是,来自河南信阳的他,1997年只身前往佛山拜师学艺,师父正是叶竞循的哥哥。
来自英国龙形体育总会的李世杰与万贡学相交20年。“现在武馆每年都会找万师傅定制一至两只狮头。广东醒狮价钱公道,质量越来越好。”
展望新年,“创新”仍是大家口中的关键词。即使是一盆年桔、一颗糖果,也能在创意中焕发新彩。
作为“桔二代”,佛山顺德陈村镇年桔协会副会长梁钜东在传承年桔文化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多探索。
他带头打造“桔场时光”创新基地,开发出多款年桔周边产品,例如年桔果干、香水、吐司等。他还计划继续开发小型年桔盆景的创意造景,让年桔盆栽适应更多场景,不断开拓销售渠道。
去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年桔仍销售一空,这让他对2025年的生意更有信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