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5177&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10月11日,
东亚药业(605177)公布新一届董事会选举结果,创始人池正明的儿子池骋正式接任,成为这家深耕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领域多年的制药企业新任掌舵人。
池骋的上任标志着
东亚药业新篇章的开始,然而,能否顺利应对业绩压力并实现战略转型,将是他作为接班人的最大考验。
从“创二代”到企业掌门人,池骋的接班之路 1984年出生的池骋,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作为名副其实的“创二代”,早在18岁时便涉足商界。2002年,池骋尚未年满18岁便成为浙江省三门
东亚药业的监事,随后在2006年升任总经理助理,21岁便进入公司高级管理层。两年后,他被任命为
东亚药业副经理,逐步积累经验。
与此同时,公司还宣布聘请池正明担任战略与发展顾问,聘期三年,年薪为130万元。这意味着,池氏父子依然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财中社》发现,池正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712万股,占公司41.06%的股份;池骋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79万股,占公司6.79%的股份,同时持有公司股东瑞康投资33.5%的份额,并担任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97%的表决权份额。
此外,
东亚药业家族色彩浓厚,十大股东中也不乏池家的亲戚,王玮、张霁都是池正明的外甥,分别任销售部和采购部经理,他们各自持有公司7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64%。
业绩压力:上市后即遇滑坡,财务状况持续承压 尽管池骋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但他迎接的是一道棘手的业绩难题。自2020年11月25日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以来,公司虽然成功募集了8.84亿元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研发能力,但上市首年便遭遇了业绩滑坡。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降幅达到19.22%;归母净利润则降至6849万元,同比下滑40.17%;扣非净利润更是仅为4770万元,同比锐减53.88%,业绩滑坡态势明显。
虽然2022年和2023年有所回调,但进入2024年,
东亚药业的财务状况持续承压,上半年业绩全面下滑。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主营收入为6.48亿元,同比下降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1%;扣除净利润为2693万元,同比下降47%,盈利能力显著削弱。此外,稀释每股收益也下降至0.22元,同比下滑54%。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861030239493604053_w1170h842.jpg)
图
东亚药业2024年中报
具体到第二季度,
东亚药业单季度主营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843.38万元,同比下降73%;扣非净利润655.66万元,同比下降77%。
面对业绩压力,
东亚药业如何破局?根据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记录,
东亚药业计划以其原有的原料药业务为基石,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打造多元化业务布局。
在前端,公司将积极布局中间体、材料化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以拓宽其业务范围并增强技术壁垒。在后端,
东亚药业则计划涉足仿制制剂、改良型创新药、特医食品以及化妆品等多元化领域,旨在通过跨界融合,打造更加全面的健康产业生态。
未来三至五年,公司计划陆续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并取得产品在高端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相关注册认证。未来五到十年,公司将走向特色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发展道路,向市场投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原料药和制剂,实现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的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