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激光雷达概念板块表现活跃,有“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之称的速腾聚创盘中一度涨超7.6%,截至当日收盘涨幅回落至1.97%。昨夜(当地时间4月1日),在美股上市的另一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科技(简称“禾赛”)飙涨超17%,报收17.43美元/股。


A股方面,激光雷达概念股集体上涨,截至4月2日收盘,
神通科技涨停,
美湖股份、
机科股份涨超7%,
万集科技、
永新光学等多股跟涨。
禾赛、速腾聚创日前相继披露2024年业绩,释放出激光雷达市场景气度高增的信号。浦银国际认为,激光雷达作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在汽车感知架构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随着中国厂商大规模放量以及对技术降本的持续探索,车载激光雷达成本快速下探,有望进入更多车企考虑范围并搭载上车,从而实现正向循环,迈向万亿市场空间。
批量“上车” 头部厂商销量高增 近年来,激光雷达市场渗透率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标配量超过136万辆,搭载率已经由2022年的0.5%增加至2024年的6%。
从财报来看,2024年,国内两大激光雷达上市公司的交付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速腾聚创全年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同比增长约109.6%。其中,用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51.98万台,同比增长113.9%。

速腾聚创2024年经营大事件,图片来源:速腾聚创
禾赛2024全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50.19万台,同比增长126.0%,连续4年实现交付量翻倍。其中,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约为45.64万台,同比增长134.2%。

禾赛全年产品交付量,图片来源:禾赛
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内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前三大厂商占据超过86%市场份额。其中,速腾聚创以33.5%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且连续12个月获得装机量累计排行第一。

步入2025年,两大激光雷达上市公司更是加速“跑马圈地”。
1月21日,禾赛宣布获得奇瑞汽车旗下多个新车型量产定点,合作车型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启量产;次日,禾赛又宣布,获得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包括岚图、奕派在内的多个品牌、多款车型的激光雷达独家量产定点,合作车型将于2025年起陆续上市;2月11日,禾赛称,将加深与
比亚迪在智驾方面的合作,并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上车阶段。
据禾赛近期披露,截至目前,禾赛已与2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速腾聚创方面,今年1至3月,公司助力15款合作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包括广汽丰田铂智3X、传祺向往S7、吉利银河E8等。截至2025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与全球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货商达成紧密合作,定点车型数量已超百款。
对于市场关注的车企引入双供应商的情况,速腾聚创CEO邱纯潮日前在业绩交流会上回应,随着车企对激光雷达需求量的激增,以及对智驾车型的差异化设计需求,引入双供应商有利于车企保障供应链安全。对激光雷达行业而言,会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市场格局。
“伴随着车企对激光雷达需求量的持续增加,OEM厂商(原始设备制造商)一般不会只有一个供应商,这是市场惯例,也更利于我们去开拓更多客户,对整个行业的成长来说都是有利的。”邱纯潮说。
技术降本持续向盈亏平衡点推进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激光雷达渗透率将增长至40%,市场空间巨大。而激光雷达批量“上车”、高阶智驾持续普及的背后,离不开技术降本带来的产品单价下探。
2024年,速腾聚创推出激光雷达新品MX,价格不到200美元,借此优势获得多家汽车整车厂的定点合作,首款搭载MX的车型目前已上市。速腾聚创在2024年年报中称,目前已有超过10款15万元—2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了公司的激光雷达,预期这将持续带动公司ADAS业务收入规模的上升。
禾赛也在2024年推出了激光雷达产品ATX。公司称,ATX可渗透至10万元级的车型,为车企提供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目前ATX已获得
比亚迪、奇瑞等11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多款车型定点合作,于2025年启动大规模量产,并被众多主机厂客户规划为2025年量产车型的标配。
华福证券认为,当下,头部厂商已通过技术优化成功实现成本的指数级下降,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与规模化普及正形成正向循环,推动其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并带动产业链进入“技术降本→规模放量→盈利兑现”的良性发展周期。
从2024年的业绩来看,激光雷达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在改善。
禾赛在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369万元,综合毛利率达到42.6%,同时公司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

禾赛2024年财报核心亮点,图片来源:禾赛
禾赛预计,2025年公司净营收将达30亿元至35亿元,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将达2亿元至3.5亿元,Non-GAAP盈利将达到3.5亿元至5亿元。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2025年将飙升至2倍至3倍,达120万台至150万台,其中
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预计将达20万台。
速腾聚创的2024年主要财务指标也明显向好。去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6.5亿元,同比增长47.2%,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约3.96亿元,较上一年下降约8.9%;公司全年毛利率17.2%,较上一年提升了8.8个百分点,并且分季度看呈逐季攀升态势,从一季度的12.3%稳步提升至四季度的22.1%。

速腾聚创2024年财报核心亮点,图片来源:速腾聚创
“我们内部的目标依然是激光雷达板块在今年下半年某个季度实现单季度的盈亏平衡点,有望在2026年实现全年的盈利。”邱纯潮提到。
多元发力加速布局机器人等市场 除车载市场外,激光雷达企业还将目光投向了
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以寻求更多的增量。
2024年,速腾聚创一方面在工业仓储领域与欧洲、北美企业建立批量定点合作,另一方面在无人配送领域揽获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行业客户。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为全球超2800家
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
邱纯潮介绍,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已确立清晰战略,并陆续沉淀包括
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在内的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技术成果。目前,速腾聚创已与包括宇树在内的全球超过10家人形
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创新
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应用模式。
速腾聚创预计,2025年,公司在泛
机器人领域的激光雷达出货量有望突破六位数。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表示,凭借JT系列、QT系列、XT系列以及Pandar系列,禾赛成功抓住
机器人市场这一蓬勃发展且高毛利的机遇,推动消费级
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工业自动化以及其他
机器人领域应用的发展。
今年1月,禾赛在CES 2025发布面向
机器人领域的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达JT系列,并宣布已开始向客户量产交付。公司预计,2025年,JT系列将为MOVA智能割草
机器人交付六位数的订单。此外,禾赛的XT系列在为宇树科技的
机器人提供3D感知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宝马自动工厂驾驶系统(AFW)等多样化场景。
国金证券认为,2024年是车载激光雷达“跨越鸿沟”元年,出货量约155万颗,2025年有望翻倍至300万颗以上。
机器人方面,激光雷达与RBG相机融合的超级传感器有望成为“
机器人之眼”的终极方案。通用传感器行业唯一的竞争壁垒仍是“成本”,而在
机器人行业场景繁多的市场中,头部厂商可以通过“硬件标准化+软件生态开放”获得多重规模效应,在满足长尾需求的同时巩固成本优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