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孙汝祥)创新驱动发力,新动能已成新支撑。截至8月31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4年半年报披露。半年报显示,沪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新质生产力趋势喜人。与此同时,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上半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近4300亿元,同比增长约4%,92家次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创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累计投入超780亿元,同比增长约10%,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达12%;新增发明专利1万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超11万项。
高研发投入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22%,轨交装备、航空装备、半导体等高技术制造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5%、30%、18%。
数据显示,生产要素正向新质生产力聚集,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分行业看,生物医药行业加快技术突破,商业化进程提质增速。科创板创新药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7%,累计超50款药品获批上市;多款国产创新药渐入放量期,百济神州、
艾力斯、神州细胞等公司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业界首创全身临床超高场磁共振uMR Jupiter 5T正式获批FDA 510(k),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需求回暖叠加技术赋能,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亮眼。22家消费电子公司合计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26%、20%。上游芯片设计龙头
韦尔股份收入、净利润增幅达37%、793%,其中二季度收入达64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科创板
中芯国际等晶圆制造公司营收、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
中微公司等12家半导体设备公司出货量延续增长势头,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
顺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汽车产业链增势强劲。营收、净利润增长5%、45%,近七成汽车零部件公司实现正增长。
爱柯迪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等系统铝合金高压压铸产品全覆盖,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23%、14%。
均胜电子发布基于高通、地平线及
黑芝麻等芯片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净利润同比增长34%。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
新产业、新技术、新赛道,其势渐成。
5G领域,三大运营商加大投资力度,上半年全国5G基站数量净增加54万个,
中国移动5G网络投资314亿元,5G专网收入达39亿元,已在超280个城市推进5G-A商用部署。
人工智能领域,云从科技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在综合评测权威平台OpenCompass的评测中取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优异成绩,赋能客户实现智能化转型。
量子通信领域,
国盾量子推出的稀释制冷机打破“卡脖子”局面,运行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
空天开发领域,
中科星图深度融合地球大数据、分析解译算法与超级计算机,推出星图地球智脑引擎,提供高质量的时空内容服务。
(央广资本眼)(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