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日,是科创板正式开市五周年。
科创板承接前两日的强劲升势继续小幅上涨,为自己的5岁“生日”送上了小小的祝福。
作为中国经济高精尖技术的集散地,作为中国股市注册制的试验田,科创板在过去5年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培育了超570家“硬科技”上市公司。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盘点科创板5年的“酸甜苦辣”。
(一)规模增长最快:总市值飙升8倍 通达信数据显示:2019年7月22日,是科创板正式开板的日子。当天,25家科创板股票上市时,总市值为5534亿元。
截至2024年7月22日收盘,科创板一共有573家股票,总市值高达48907.13亿元。相比5年前,科创板股票数量增加了21.92倍,总市值增长了783.76%,高于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二)估值下降最快:市盈率从110倍下降到33倍 科创板首批25家股票发行时的平均市盈率是49.16倍,随即遭到资金爆炒,半个月内两次将市盈率推升至100倍以上。经过半年调整后,2020年2-7月,科创板再受追捧,一度将市盈率推到100倍附近。不过从2020年7月14日起,科创板陷入了长期调整之中,至2024年2月5日最低市盈率不足28倍。截至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市盈率只有32.87倍。4年时间市盈率下降了70%,降速大于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三)总市值最高:中芯国际稳居“大哥大” 科创科创,科技创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科创板的核心精气神。在这方面,
中芯国际无愧于“大哥大”。数据显示,科创板573家公司合计研发投入1573亿元,而
中芯国际一家公司研发投入就多达49.9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为11.2%。随着
中芯国际在半导体芯片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公司股票总市值也长时间稳居科创板一把手。截至目前,
中芯国际总市值4056.14亿元,比第二三名的
海光信息、百济神州加起来还高。
(四)最早退市:紫晶存储、泽达易盛是科创板首批退市股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最早实施的群体,高度透明的监管体系,决定了制假造假者无所遁形。2023年5月31日,紫晶存储、泽达易盛同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正式宣布两家股票终止上市。过往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紫晶存储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过4.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过2.1亿元,主要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而泽达易盛则在2016年-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
(五)股价最高:惠泰医疗暂居科创板贵族股榜首 高价发行高价上市的科创板从来不缺大于100元的“贵族股”,若按照“不复权价”计算,
石头科技曾在2021年6月21日创下了1494.99元的极值。但随着几轮高送转高分红,以及宏观行情的潮起潮落,截至2024年7月22日收盘,科创板价格最高的股票是
惠泰医疗,报收于481.86元,高于第二名报收337.96元的
石头科技。
(六)股价最低:和辉光电成科创板唯一的1元股 发行价只有2.65元的和辉光电,在上市首日短暂炒作到5.14元后,便一路下跌,至2024年7月22日收盘价仅剩1.98元。这是科创板市场唯一的“1元股”。
(七)市盈率最低:百利天恒动态PE只有3.3倍 谁也不会想到,过去3年财报连续亏损的“贵族股”百利天恒,竟然在今年一季报公布后,摇身变为科创板市场动态市盈率(PE)最低的股票。截至目前,百利天恒市盈率只有3.3倍,在科创板估值最低,在整个A股市场便宜程度排在第10位。
(八)涨幅最大:百利天恒上市18个月涨幅473.74% 科创板诞生5年来不乏各种大牛,诸如
热景生物这样的短线妖股更是游资们的最爱,但终究难逃价值回归的宿命。而躲过了科创板主跌浪,在2023年1月上市的百利天恒,则依靠着创新能力让基本面扭亏为盈至价值极度低估的程度,从而获得长线价值投资者的青睐。若按照上市首日开盘价计算,百利天恒上市18个月来区间涨幅473.74%,位居科创板第一名。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