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省,广东在消费电子、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占全国的40%左右。
星罗棋布的战略性产业项目,正在带动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狂飙”。当前,广东已在高端模拟、化合物半导体、MEMS传感器等特色工艺方面布局一批重大产线项目,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带动佛山、东莞等地协同发展的“3+N”产业格局。
《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到,到2025年,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深圳
大族激光向上下游赛道拓展,中集海工以“大海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在广东,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勇挑重担,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数控系统研发领域发力,力争在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广东拥有450家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是企业数最多的省份。
根据《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达3000亿元以上。
智能
机器人产业集群
既能引来库卡、大族、明珞、大疆、优必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能培育出一批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本土“新秀”,“粤字号”
机器人的底气,是实打实的数据给的。2024年,广东工业
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增长31.2%,产量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以广州、深圳为头部,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紧随其后,广东的目标是“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
机器人产业创新和生产基地”。《广东省培育智能
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能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
广东省光电量子集成芯片研究中心、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湾区量子技术创新研究院、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一批科研机构的崛起,助力广东量子科技攻关性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在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广东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在产业生态端,广东初步形成了覆盖区块链全产业链条的产业技术图谱,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及细分领域优势企业。
《广东省培育区块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广东区块链产业进入爆发期,可信数据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形成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创
新产业集群国际化示范高地。
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0到1”布局基础大科研装置加强原始创新,到“1到10”构建成果产业转化体系,再到“10到100”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和协同发展,有“料”更有“材”的广东正在加快向新前行。
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成果不断,华南新材料创新园集聚众多新材料企业,这些为广东前沿新材料“产”和“用”积累了优势。当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根据《广东省培育未来材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到2035年,广东将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强、规模化程度高、产业配套齐全、国际领先的未来材料产业体系。
新能源产业集群
2024年6月,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在广州投运。氢能“雄起”,成为了广东新能源产业“珠联璧合”的一环。
近年来,广东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风能、
太阳能、生物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核电装机规模、天然气储备能力全国领先,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023年,广东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超8000亿元,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下一步,广东将致力于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发达的制造业催生的激光制造应用场景,“倒逼”广东激光产业发展。区别于中西部地区以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求发展,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则是由现有市场需求拉动激光制造的产业需求,从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完善。
从东莞松山湖材料研究室的光子制造团队,到深圳激光谷内分布的激光中上下游企业,《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到,广东将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地为重要节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区5个以上,建设材料、器件、装备与应用基地10个以上。
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坐拥多个动漫IP、坐落多家头部游戏公司,广东的游戏、动漫、数字音乐、数字融媒等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广深双核引领+地方特色各异”的格局下,2023年,广东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已突破6000亿元。截至2023年,广东这一产业近5年年均增速达10.37%,增加值1690.98亿元。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广东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其中游戏产业2700亿元、动漫产业750亿元。
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
新技术融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广东安全应急产业的优势所在。2022年,广东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3058.46亿元,产业实现增加值922.1亿元。预计到2025年,广东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总产值超3800亿元。
目前,广东将安全应急智能监测预警、智慧消防应急救援和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救援作为安全应急产业链上的“小切口”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等地为核心,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全国质谱领域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禾信仪器、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覆盖高中低通量产品线的
华大智造,都是广东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底气。
如今的广东,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一。以
禾信仪器、
华大智造为代表的粤企已掌握飞行时间质谱、基因测序仪等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从1到万”的批量生产,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广东省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广东省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将达到约2700亿元。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