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88117&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又一家,多肽产品带“热”业绩。
10月9日晚间,国内多肽药物龙头
圣诺生物(688117.SH)披露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成为继
诺泰生物之后,科创板第二家披露最新一期业绩预告的生物医药企业。
(科创板首个三季度预告出炉:多肽原料药“热卖”
诺泰生物净利最高增181%)
值得注意的是,与
诺泰生物一样,
圣诺生物不仅预计取得业绩增长,且业绩预增的原因也是因为多肽类产品热卖。
圣诺生物给出的具体说法是
“多肽原料药、制剂业务等销售收入同比有较大增长。” 受此带动,
圣诺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07.17万元- 6119.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27.55万元- 2640.25万元,
同比增长43.90%-75.88%。去年同期,
圣诺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3479.62万元,同比下降10.79%。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549905329437456615_w956h736.jpg)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
圣诺生物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母净利润2178.76万元,同比增长8.14%,整体业绩表现难言出色。
但是,结合上述前三季度净利润预期数据,
圣诺生物2024年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预计至少为2828.41万元,最多可达3941.11万元,远远超过前两个季度的总和,不可谓不亮眼。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
圣诺生物多肽类产品的销售在第三季度的快速增长,可以从其上个月签订的一份经营重大合同中看出痕迹。
今年9月中下旬,
圣诺生物对外披露,全资子公司圣诺制药已经与某客户签订了《产品采购合同》,
将向对方供应GLP-1多肽原料药,合同金额最高为3.5亿元。合同履行期限为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出于商业保密,
圣诺生物未对外公开交易的客户名称、产品规格型号及单价等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全年,
圣诺生物的营收为4.35亿元。这也意味着,只要9月份签下的这份合同顺利履行,
圣诺生物在今年剩余时间乃至到2025年全年,营收方面的压力都将大大减少。
事实上,
圣诺生物自己也表示,“若合同顺利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对公司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或许正是看到多肽类产品的发展前景,
圣诺生物在今年9月还签署了一份境外《投资合作协议》,拟出资3000万元,认购坦桑尼亚Africa Bio Chem Co.Ltd公司22.78%的股权。目的在于,扩展多肽产品的海外市场规模,覆盖产科、妇科、免疫系统、心血管、糖尿病、肥胖症等多个领域。
据披露,
圣诺生物的主要业务包括“多肽创新药CDMO服务”和“自主研发、销售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
其中,在多肽原料药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
圣诺生物拥有19个自研品种,在国内有14个取得生产批件或激活备案,在国外有10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包括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
而在多肽制剂产品方面,
圣诺生物的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终端客户主要为国内医疗机构。
数据显示,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发展迅猛,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729亿美元。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多肽原料药注册数量也取得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NMPA共批准80件多肽药物上市,占全球批准上市多肽药物数量的43%。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