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一扫近几年的疲软,迎来了“开门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其中还包含了春节假期,已有数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突破了30%。
提前布局热门领域,主动基金开年迎来“大丰收” 从年初至2月11日,鹏华碳中和主题A涨幅47.08%,领涨全市场基金;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涨幅45.39%、中航趋势领航A涨幅37.89%、前海开源盛鑫A涨幅35.69%、前海开源嘉鑫A涨幅34.54%等。截至发稿前,共有8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超过30%,32只主动权益基金超过20%。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18749284777589944_w683h477.jpg)
2025年至今涨幅前20名的基金(截至2月11日)
而作为对比,同期的被动指数基金只有2只年内收益超过20%,涨幅最高的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涨幅为24.44%。
从涨幅较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对外披露的信息分析,其大涨的原因,主要是提前布局了人形
机器人等热门板块的股票。
鹏华碳中和主题A2024年四季报显示,其重仓前5名的股票为
北特科技、
禾川科技、
五洲新春、
步科股份、
双林股份,均属于人形
机器人概念,持仓均超过7%。而在2025年,5只个股的涨幅分别为30.63%、34.52%、73.74%、44.74%、35.67%,助力该基金净值大幅上涨。
无独有偶,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在2024年四季度同样重仓了
北特科技在内的多只人形
机器人概念股,其重仓前5名股票在2025年涨幅均超过25%,
中大力德涨幅最高,达到了75.45%。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164198737168487221_w1266h135.jpg)
鹏华碳中和主题A持仓前5名个股在2025年的涨幅(截至2月11日)
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在2025年收获颇丰的主动权益基金,都在2024年四季度重仓了人形
机器人概念。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至今,万得人形
机器人概念指数涨幅为20.87%,涨幅位居前列,成为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指数之一。
据报道,因为在蛇年央视春晚亮相了精准扭秧歌的人形
机器人,杭州的宇树科技公司受到市场大幅关注,前来咨询的访客络绎不绝。
业绩持续震荡,主动基金如何重拾投资者信心 2021年,主动权益基金凭借傲人的业绩吸引了不少新基民,一众“明星基金经理”更是火热出圈,甚至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但近年来,受股市波动等复杂因素影响,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部分热门基金净值目前仍低于2021年的高点。在社交媒体上,至今仍有许多投资者分享他们在2021年购买的热门基金后,遭遇大幅下跌的经历,尽管不断补仓,却仍未等到预期的反弹。
2024年末,境内被动指数基金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基金。上交所发布的报告显示,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境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
驱动力,越发受到投资者认可,截至2024年底,境内ETF总规模已达3.7万亿。从2004年第一只ETF成立到2020年ETF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境内ETF市场经历了17年;而到第二个万亿,境内ETF市场仅用了3年;到第三个万亿,仅用了9个月。
据
招商证券统计,2022年、2023年、2024年,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0.11%、-8.57%、10.81%,而股票型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0.35%、-11.66%、3.97%,连续三年低于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在2024年9月24日后,指数基金全线上涨,一众ETF连番涨停,更加简单透明的模式,也让被动指数基金获得了投资者的大幅申购。
此外,在2024年11月经历了一批集体降费后,被动指数基金的费率大幅下调,多只宽基ETF来到了管理费0.50%、托管费0.15%的水平;而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需要基金经理不断进行操作管理,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多,因此费率也相对较高。如前文提到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管理费、托管费分别达到1.2%+1.2%、1.5%+1.5%,相较大多被动指数基金高出不少。相应地,投资者也对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抱有更高的期望。
开年跑出傲人业绩,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这样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管理的前海开源盛鑫A,从2025年开年至今取得了35.69%的涨幅,目前排在全市场第三位。他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主动权益基金的优势就是主动选行业板块、主动选股,正是因为对人形
机器人赛道的前瞻性布局,他管理的基金产品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表现,而且跑赢了人形
机器人板块的相关ETF产品。
杨德龙认为,主动权益基金如果想要避免大规模的回撤,首先要在仓位上进行灵活配置,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比较大的下跌风险时,要及时地降低股票仓位,减少回撤;另一方面,在大盘持续震荡时,要选择一些分红率较高,低估值的红利股,做一些及时的调仓,在追求回报的同时,也要控制回撤,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无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着力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经营倾向,避免片面地追求规模,不重视投资者的回报。同时,要督促基金公司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投研能力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
吴清还明确表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2025年的“开门红”,也让众多投资者重新入市,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收益。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