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最高收益率已超50% 主动型基金经理何以夺下结构性行情“C位”?,步科股份最新消息,688160最新信息

《 步科股份 688160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年内最高收益率已超50% 主动型基金经理何以夺下结构性行情“C位”?
2025-02-14 10:44: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黎雨辰北京报道
  新一轮人工智能结构性行情,让权益市场再度迎春。与此同时,许多目光也又一次落到了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权益基金的业绩“交战”上。
  2024年,ETF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市场对公募基金“指数大时代”的遐想,但开年以来,主动管理基金经理正在重夺业绩高地。数据显示,2025年迄今,年内涨超25%的23只基金全部是主动权益基金,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基金的涨幅已突破50%。
  这些不足两月便已斩获高额回报的基金,在产品特质上存在哪些共性?主动权益基金集中跑赢概念ETF,背后原因又有几何?
  聚焦人形机器人最高斩获超50%收益
  主动权益市场春风劲吹,一批基金正在近期屡创收益新高。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至2月12日,全市场838只主动权益基金的区间收益率达到了在10%以上,77只基金年内的回报率更是在20%以上(仅统计主代码)。
  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正以50.75%的收益率领跑2025年公募业绩榜单,也成为了今年首只摘得五成收益的公募基金。
  业绩夺魁的核心原因,在于对“牛股”的顺利捕获。在绿色环保的大方向下,近一年来,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经理闫思倩从电动车产业链逐步切换至AI赛道,在相关领域着重布局。
  在去年四季报中,闫思倩表示,该基金侧重选择新能源行业中具备四个方面优势的个股:一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需求持续超越行业增速的景气机会;二是光伏供给侧改革产能出清的机会;三是出口链机会;四是技术升级或新兴产业机会,如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驾驶。
  而从重仓持股来看,截至去年年末,有三只股票被闫思倩重仓了4个季度或以上:北特科技五洲新春步科股份。在去年四季度,三只股票便已分别增长了71.63%、48.65%和27.18%,而年初迄今又分别增长了28.71%、73.33%和42.57%。
  记者发现,这些个股的一大共性在于同属机器人概念。北特科技五洲新春都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研发,但其产品和技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重要应用,步科股份则是自动化、机器人相关方案的头部供应商。
  在业绩榜紧随其后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年内涨幅也已达到45.39%。在选股方面,基金经理张璐的思路和闫思倩十分相似,2024年四季度末的重仓股也多涉及机器人产业链,如前三大重仓股北特科技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等。
  此外,中航趋势领航、前海开源嘉鑫/盛鑫、平安先进制造、长城久鑫、富国新材料新能源的年内收益也都超过30%。这些基金的前十大重仓中,机器人概念股都贡献了不少收益。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段“秧歌舞”把人型机器人的新风采吹进了千家万户。而眼下,超预期的国内外人形机器人进展,也让不少基金经理对板块的持续演绎有所期待。
  在近期的公开分享中,闫思倩认为,科技主线在2025年有望成为全民共识。
  “AI的时代机遇是全球共振,也是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机遇、DeepSeek‘奇袭’让全球算力平权,开启AI+时代。”闫思倩称。具体到细分产业,她则认为认为机器人作为“AI+万亿空间”产业,会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2025年有望是机器人从技术进步到商业应用的元年。
  永赢基金经理张璐也在2月表示,机器人板块近期已逐渐从主题转变为具有长期向上趋势的成长板块,不论是机构还是游资整体活跃度都较高,此外板块内标的的扩散程度、资金容纳度均有提升。综合来看,机器人板块预期可能会成为中长期反复活跃、中枢不断提升的板块,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其中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 10 年大级别 beta 机会。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接近,我们重点关注拥有供应链优势、技术具有护城河、价值量较大的优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包括机器人总成商、丝杠及设备、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灵巧手等。”张璐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业绩居前的基金经理手中都管理着不止1只科技类基金,但这些基金年内的收益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基金经理为不同基金分别侧重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不同领域所导致。
  一个比较显著的例子是富安达产业优选,该基金开年以来的收益为27.53%,在市场中排名第12位。其基金经理杨红还同时管理着多只“含科量”较高的基金,包括富安达科技领航、富安达科技创新和富安达新动力,但三只基金开年以来的收益仅分别为4.08%、3.71%和0.93%。
  在去年四季度末,上述三只基金同样围绕着人工智能产业链了进行布局,但富安达科技领航主要关注包括算力、芯片、光模块;富安达科技创新主要重仓了算力、服务器,而富安达新动力则更多重仓人工智能产业链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仅有机器人板块的个股出现在了富安达产业优选的重仓中。
  齐步跑赢ETF 主动权益基金何以表现占优
  在自身高歌猛进的同时,主动权益基金跑赢同概念指数、占据结构性行情“C位”的表现,也让其重新赢回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
  事实上在2025年以前,主动权益基金已经连续三年跑输股票型ETF。Wind数据显示,在2022-2024年,股票型ETF的逐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11%、-8.57%、10.81%,而同期股票型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0.35%、-11.66%、3.97%。
  2024年9月24日后,一众ETF收益率的集中上行,叠加头部产品集中降费等政策提振,让被动指数基金进一步获得了资金的集中流入。同年四季度,我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成为被动投资发展的里程碑。
  但2025开年迄今,公募市场收益率前20名的基金全部为主动权益型产品,相关基金的区间超额收益均在24%以上。收益排名前50的基金中,主动权益基金则有高达41只,占比超八成。
  除了“排头兵”外,主动权益基金年内的平均收益率在整体上也有所提振,达到2.88%,优于股票型ETF同期2.37%的平均收益率。
  是什么让主动选股重新得以“扬眉吐气”?
  首先,在主动管理模式下,基金经理的灵活调控,往往让基金持仓能够更便捷、集中地向市场热点进行切换,同时让业绩表现得更为极致。
  记者注意到,目前2025年收益率最高的指数基金是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区间涨幅为24.54%,其跟踪的指数——科创AI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则为16.2%。
  科创指数成立于2024年7月,最新的前5大成分股为寒武纪、石头科技金山办公澜起科技恒玄科技,总权重占比达45.80%。不难看出,这些高权重的个股虽然和前述绩优主动权益基金的重仓个股同属AI产业链,但分散于芯片、家电、软件等多个细分领域。
  其中,寒武纪在经历了2024年股价的高歌猛进后在今年回归震荡,受到资金获利了结、业绩预告、外围信息等多方因素影响,公司股价截至2月12日年内下跌了3.04%。指数其他的核心成分股年内依然取得了不少的涨幅,但多数仅集中在0%-20%之间。
  对比之下,同期业绩优异的主动权益基金,则普遍更多让投资标的进一步集中在前述人形机器人等更细分的高热度主线上,从而实现收益的跃升。
  为了实现这样的灵活操作,业绩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大多也具有权益仓位高、规模小的特征。据去年四季报规模数据,截至2月12日年内业绩排名前20的公募基金中,有14只基金都在3亿元以下,其中9只“迷你基金”规模更是不足5000万元。规模破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招商优势企业1只。
  其次在成分股的入选方式上,个股在被纳入指数成分时,往往已是公司经营成熟、市值壮大的结果。而主动选股在研判趋势、率先定价方面具有优势性,天然与新产业、新风口更“合拍”。
  申银万国证券曾在过往研究中表示,ETF中往往存在“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即成分股在被纳入指数前,收益率往往出现正超额情况,市场对成分股调整预期提前在价格中得到体现。而在调仓后则存在负超额现象,前期预期过度,调仓后市场资金重新配置,对已纳入成分股价格产生压力。
  相比之下,主动权益的选股往往更容易发挥前瞻性,也更适合在产业初期挖掘“潜力股”。例如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前述多只绩优主动权益基金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主动出击,对其加强了布局。
  此外,A股大盘环境在2025年从红利向成长有所切换,整体上也利好于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
  兴证全球基金指出,在统计主动权益基金相较被动权益基金指数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时,主动权益基金指数的市场适应性十分鲜明。
  “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在成长市场,以及TMT、消费、医药板块的强势阶段表现较好,但是在价值市场、沪深300强势市场,以及金融板块强势的环境中表现相对较弱,这说明主动权益基金更适合成长占优的市场环境。”兴证全球基金表示。
  这一特质下,当市场景气方向较为集中的时候,主动权益基金占优的信号便会更为明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年内最高收益率已超50% 主动型基金经理何以夺下结构性行情“C位”?,步科股份最新消息,688160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