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1.35%,标普500指数涨0.72%,道指涨0.3%;大型科技股普涨,苹果、特斯拉、谷歌涨超2%,英伟达、奈飞、亚马逊涨超1%,Meta、微软小幅上涨,Palantir涨约24%。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65%,拼多多、小鹏汽车涨超8%,唯品会、富途控股涨超6%,百度、理想汽车、贝壳涨超5%,满帮、阿里巴巴涨逾3%,京东、蔚来、腾讯音乐涨超2%;网易跌超2%,携程网跌超1%。
2、现货黄金续刷历史新高,最高报2845.48美元/盎司。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跌不一。WTI 3月原油期货收跌0.46美元,跌幅0.63%,报72.7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涨0.24美元,涨幅0.31%,报76.2美元/桶。欧洲主要股指多数收涨,德国DAX30指数涨0.4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4%,法国CAC40指数涨0.66%,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88%。
(二)行业掘金 1、近日,人形
机器人产业再迎密集催化。春节期间,宇树科技的人形
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惊艳亮相,凭借其灵动的舞姿和高科技的加持,成为全场焦点。在春晚官方发布的彩排视频中,宇树旗下机器狗产品Go2,以及人形
机器人产品也有现场表演节目及运输物品等环节亮相。此外,1月30日,特斯拉在召开的2024Q4业绩会上透露,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5年可生产数千台,未来扩产节奏迅速。2024年的最后一天,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宣布,他们以2670亿韩元的价格收购韩国上市人形
机器人企业Rainbow Robotics的股份,将其持股比例从14.7%增至35%。这次收购旨在加强三星的
机器人部门并加速人形
机器人的研发进程。
点评:三星亲自下场,或许意味着韩国也将加入中美在人形
机器人行业的竞争。人形
机器人行业目前正处于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的关键阶段,随着2024年底各大科技巨头相继宣布进军该领域,预计2025年
机器人行业的资本开支将会显著增长。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当前人形
机器人产业链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AI大模型技术精进、产业端密集催化之下,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进程有望加快,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汉宇集团、长盛轴承等。 2、上线20天,DeepSeek日活已突破2000万,创下了又一项新纪录。此前,DeepSeek在140个市场的移动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目前,华为云、腾讯云等国内云巨头以及海外的AWS、微软智能云等均已正式宣布支持DeepSeek。据阿里云微信公众号,阿里云PAI Model Gallery支持云上一键部署DeepSeek-V3、DeepSeek-R1。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零代码实现从训练到部署再到推理的全过程,简化模型开发流程,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带来了更快、更高效、更便捷的AI开发和应用体验。另外2月3日百度智能云宣布,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已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上架。
点评: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显示了中国在算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深入的技术探索实现对国际AI技术前沿的追赶,这将极大地鼓舞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AI从业者的信心。DeepSeek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与OpenAI的o1-mini模型相当的性能。同时,DeepSeek开源的蒸馏小模型在性能上有望超越OpenAI的o1-mini,从而推动模型在端侧的快速落地应用。DeepSeek-R1 API服务的定价远低于OpenAI的o1模型,这
降低了企业开发AI应用的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从而有望推动国内AI应用从概念阶段走向实际落地。目前,DeepSeek正开辟应用端侧AI的蓝海市场,有望引领国内AI应用的加速落地。概念股包括汉得信息、拓尔思、彩讯股份等。 3、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合作研制的碳化硅(SiC)载荷系统,已通过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并在空间站轨道上完成了科学试验。此次试验主要验证了国产高压抗辐射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性能,并在航天电源系统中进行了应用测试。经过一个多月的在轨加电试验,碳化硅载荷测试数据正常,成功进行了高压400V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在轨试验与应用验证,其静态和动态参数均符合预期。
点评: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第三代材料领域的突破,有望推动航天电源系统的升级换代,为未来的探月工程、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等领域提供新一代功率器件支持。目前,SiC已成为下一代功率器件竞争的制高点,其应用潜力不仅在航天领域,在高速列车、风力发电及智能电网等领域,SiC也独具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碳化硅有望在未来取代传统的硅基材料,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力量,产业链有望受益。概念股包括赛微电子、天岳先进、露笑科技等。 4、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而早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一周内,日本全国约5000家流感定点医疗机构共报告31.8万例病例,为上年同期的三倍多。这项数据首次超过30万,刷新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的最高纪录。平均每家医疗机构每周约64例的流感病例数同样破纪录,远超日本政府设置的警戒值。
点评:随着流感病例激增,相应药品的需求也迅速上升。受机构和民众过度囤购、药厂停供、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本近日出现流感药品短缺的情况。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
在新版诊疗方案中,奥司他韦继续被列为抗流感病毒治疗的最重要药物之一,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相关概念股包括博瑞医药、香雪制药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