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300750&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持仓】 宁德时代仍是公募基金“最爱”![](/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723823847239150436_w596h412.jpg)
◎记者王彭、赵明超
今年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上证指数9月涨幅高达17.39%。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显示,与今年二季度末相比,公募整体权益仓位有所提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均提升超1个百分点。基金经理对于A股后市持乐观态度。
基金三季报显示,
宁德时代蝉联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贵州茅台仍居次席,腾讯控股位居第三。2022年二季度,
贵州茅台超越
宁德时代,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此后连续8个季度稳居基金头号重仓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
宁德时代重回榜首,并在今年三季度蝉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纳入港股通的阿里巴巴-W,迅速被公募基金重仓买入,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阿里巴巴-W1.34亿股,市值为132.9亿元。
平均权益仓位逾八成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可比基金平均仓位为80.33%,较今年二季度末的78.54提升了1.79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89.14%和79.05%,较今年二季度末分别提升1.32个百分点和1.81个百分点。
多只权益类基金在三季度大幅提升股票仓位。以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为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权益仓位高达91.45%,相较于二季度末的76.18%提升了15.27个百分点;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三季度末的权益仓位为90.12%,相较于二季度末的75%提升了15个百分点。此外,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富国
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招商产业精选股票等基金三季度末的权益仓位较今年二季度末均提升超10个百分点。
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达了对A股后市的乐观态度。
博时成长领航灵活配置基金经理陈鹏扬表示,尽管市场已经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政策力度逐渐加大之后,内需动能有望逐渐启动,部分行业的盈利前景有望出现改善。从中期的维度和产业的视角来看,多领域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头部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快速提升。
“成长股经历3年多调整后,不管是从整体的估值水平,还是个股的竞争力来看,都有了更好的投资土壤,我们对此保持乐观,相应增加了基金仓位。”易方达创新驱动灵活配置基金经理贾健称。
宁德时代蝉联基金头号重仓股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
宁德时代蝉联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贵州茅台仍居次席,腾讯控股位居第三。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主要分布在消费品及服务、信息技术等行业。
具体来看,在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属于消费品及服务行业的高达14只,包括
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
古井贡酒这五大白酒股,以及
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
格力电器等家电龙头股,还包括
牧原股份、
海大集团等农业股。此外,还有汽车消费相关领域的
比亚迪、
宁德时代、
福耀玻璃、
赛轮轮胎等。同今年二季度末的公募重仓标的相比,差别不大。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信息技术行业公司多达13家,包括元器件领域的
立讯精密、
北方华创、
沪电股份、
圣邦股份等,以及寒武纪、
海光信息、
中航光电等元器件公司。此外,还包括光模块龙头股
中际旭创、
新易盛和
天孚通信。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表现整体欠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仅剩5只医药股,分别是
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药明康德、
迈瑞医疗和
泰格医药。
此外,在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还包括资源板块的
紫金矿业、中国海洋石油,化工领域有
万华化学和
华鲁恒升,地产板块仅有
保利发展,银行板块仅有
招商银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被纳入港股通后,阿里巴巴-W被公募基金大举买入,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1.34亿股,市值为132.9亿元。
从基金重仓股的持仓市值来看,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288只基金持有
宁德时代,持仓市值为706亿元;共有867只基金重仓持有
贵州茅台,持仓市值为479亿元;共有781只基金持有腾讯控股,持仓市值为477亿元。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2019年二季度末,
贵州茅台超越
中国平安,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此后两年始终是公募“最爱”,直到2021年三季度末被
宁德时代取代。2022年二季度末,
贵州茅台重新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此后连续8个季度成为公募头号重仓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
宁德时代重回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的“宝座”,今年三季度蝉联。
科技主题基金获显著超额收益
今年三季度,A股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尤其是一系列重磅政策发布后,市场出现强劲反弹。据统计,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有28个行业一级指数下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根据基金三季报披露的数据,多只重仓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科技相关板块的基金下半年以来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东方惠新灵活配置混合A、银河创新混合A、万家自主创新混合A、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下半年以来净值涨幅均超30%。
从上述基金的持仓情况来看,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板块获得显著加仓。截至三季度末,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持有77.17万股
中芯国际,较二季度末增加10.45万股;持有28万股
中微公司,较二季度末增加6.8万股。截至三季度末,银河智联混合A持有76.99万股
中际旭创,较二季度末增持8.99万股。
看好科技股后市机会
不少基金经理看好科技股后市。
以平安基金知名基金经理神爱前为例,他管理的平安策略优选1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三季度减仓了有色资源板块,当前持仓结构主要集中在TMT、消费、汽车等方向。
神爱前表示,后续主要从两个方向构建组合:一是各行业龙头尤其消费行业龙头的估值修复,随着政策发力、经济稳步复苏,预计和经济相关性较大的各行业龙头公司具有一定估值修复空间;二是科技成长板块,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推进,AI手机等端侧创新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落地,而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产业也处于产业化前夕,将持续关注电子半导体、汽车、机械等科技成长方向的机会。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金梓才管理的财通价值动量混合也重仓科技成长板块,他在上半年超配了海外算力板块,并在三季度加仓电子细分方向。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重仓股包括
生益电子、
新易盛、
中际旭创、
胜宏科技、
雅克科技等。
金梓才看好AI产业趋势,已连续4个季度超配海外算力。“大模型已成为这轮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革命的核心竞争力,算力就是受益于大模型持续迭代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大模型的能力持续强化,算力或将持续迭代成长。”金梓才说。
在长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经理徐小勇看来,市场上涨的动能会继续释放,之后进入调整轮动阶段,在季度中有回落盘整要求,在年底可能会形成几条主线。“目前主要仓位仍然在人工智能方向,包括光模块和PCB板。在消费电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食品、家电等方向亦有持仓。”徐小勇表示。
【规模】 资金“借基入市” 指数产品成规模增长主力![](/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153764504150931548_w642h421.jpg)
◎记者朱妍
今年三季度,大量稳健偏好资金从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流出,涌入权益类基金。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型基金更成为规模增长“主力军”,部分绩优的主动管理型产品也备受资金青睐。
规模增近万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1.1万余只基金(统计样本为已披露2024年三季报的11769只基金及未披露2024年三季报的314只基金)合计规模达31.71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增加9705.85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减少3347.3亿元,回落至10.09万亿元,在各类产品中缩水最多;货币型基金环比也减少1663.87亿元,规模缩至12.79万亿元。
9月底以来,在政策利好推动下,A股市场显著回暖,带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增加,不少资金“借基入市”。指数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规模在今年三季度环比增幅分别达到45%、19%,前者增加逾万亿元,达到3.49万亿元,是三季度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受市场回暖影响,积极投资股票基金的规模环比提升9%,增近5540亿元。
此外,商品基金、海外投资基金凭借一定的赚钱效应,也在三季度规模实现了增长,增幅分别超过7%、19%。
权益类基金备受青睐
三季度,不少投资者借道ETF入市,相关产品规模大增,宽基增量较为显著,大型基金公司收获颇丰。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三季度规模环比增长逾1850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规模环比增长近123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基金的规模均增逾百亿元。
除ETF外,还有不少投资者布局联接基金。比如,广发沪深300ETF联接、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联接等,三季度规模均增长逾50亿元。
部分绩优主动管理型基金也颇受资金青睐。例如,前三季度收益率达54.31%的西部利得策略优选混合,为应对近期涌入的资金,于10月9日至10月13日,将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申购或多笔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的金额限制在1万元(不含)以内。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认为,近期市场情绪回暖,风险偏好改善,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投资热情有所提升,未来权益类基金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同时,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权益市场的胜率与赔率均有望提升,这将进一步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
【业绩】 公募三季度盈利破万亿元权益类基金“异军突起”![](/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01040345341553733_w337h569.jpg)
◎记者聂林浩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取得投资收益1.12万亿元,且所有类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资收益超6000亿元,不仅较二季度扭亏为盈,更是成为盈利担当;混合型基金也成为一大盈利支柱,投资收益突破3000亿元。而一向担当“赚钱主力”的固收类基金表现稍显黯淡。
权益类基金异军突起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取得6337.75亿元、3046.13亿元的投资收益,合计收益达9383.88亿元。
固收类基金也持续盈利,但收益金额较二季度有所下降。其中,债券型基金实现投资收益486.5亿元,较二季度减少561.09亿元;货币型基金实现投资收益529.11亿元,较二季度减少59.54亿元。
FOF产品由亏转盈,三季度盈利69.06亿元。QDII基金和商品类基金较二季度盈利增长,分别取得673.86亿元、66.78亿元的投资收益。
基金公司均获投资正回报
已披露三季报的157家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均实现投资正回报,且排位座次发生较大变化,头部公司重回前列。
同源数据显示,以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的投资收益进行排名,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位列前三,投资收益分别达1590.98亿元、1431.56亿元和758.09亿元;紧随其后的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投资收益均超500亿元;此外,富国基金、国泰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天弘基金均实现投资收益超300亿元。
而二季度排名第一的博时基金则退至第15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219.21亿元。此外,除博时基金外,二季度排名最靠前的永盈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在三季度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ETF表现依然亮眼
产品方面,同源数据显示,投资收益靠前的15只产品均为ETF,且绝大多数是宽基ETF。排名前100名的产品,ETF则占据了62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据25席。
今年三季度,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保持“老大哥”地位,旗下沪深300ETF位列盈利榜单前四,分别盈利591.49亿元、403.33亿元、254.9亿元和243.64亿元;其后是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盈利均在100亿元以上。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以57.07亿元的投资收益居首。此外,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多只产品的投资收益排名靠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