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0043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经过长达半年的磋商之后,
通威股份(600438.SH)拟以50亿元收购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股份”)的并购计划宣布终止。
对于终止原因,
通威股份在今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各方进行了多轮详细、全面的沟通磋商,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
通威股份同时表示,双方拟探讨多晶硅业务的经营合作。润阳股份曾是P型电池时代的头部企业之一,不过其产业链早已向上游延伸至工业硅、多晶硅和硅片,向下游则延伸至组件销售环节。
有市场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通威收购润阳的目的,主要在于看好润阳的海外产能和销售渠道。但随着润阳陷入海外工厂停产传闻,以及与
天合光能的专利诉讼纠纷,其优势或已不再。对于
通威股份而言,润阳股份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远远不能支撑这笔最高50亿元的交易。
50亿元收购计划终止 去年8月,
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拟向润阳股份增资并取得其控股权。
通威股份和润阳股份的电池片出货量均连续多年居于行业前五。该笔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光伏乃至新能源领域的最大交易金额。
但去年9月,位于江苏盐城的江苏润阳世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陷入停产,该工厂是润阳股份电池业务经营主体之一,财联社对此事件曾独家报道。此外,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润阳股份位于云南等地区的硅片厂和泰国工厂等,同样面临不同程度的生产经营压力。独家|被通威50亿“预定”的电池厂国内重要基地已停摆
通威股份并未透露双方分歧的具体内容。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
通威股份在收购之初,就曾对交易达成条件设置多道“门槛”,如:要求盐城国资股东江苏悦达集团先行对润阳股份进行现金增资10亿元。公开信息显示,江苏悦达集团去年9月对润阳股份增资10亿元,完成工商变更,成为润阳股份实际控股且单一最大股东。
此后,润阳股份多个生产基地反复传来停工与复产消息。不过,在光伏产业下行周期,摆在润阳股份面前棘手的问题更多。
润阳的海外组件生产和销售渠道被认为是吸引
通威股份并购的另一项重要优势,据润阳方面消息,其“RUNERGY”是美国光伏组件销售排名前列的品牌。
然而,润阳股份正陷入与另一家组件龙头
天合光能的专利纠纷。
天合光能向美国加州中区地方法院起诉润阳股份侵犯其两项TOPCon技术专利。
2024年9月30日,
天合光能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润阳股份为列名被告。如果
天合光能胜诉,润阳股份或将面临在美国地区无法生产和销售的风险。
多重风险裹挟之下,润阳股份的一体化布局和海外渠道优势被大幅削减。多位业内人士在谈及此次交易终止时认为,已有预期。同时,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光伏多个环节都在面对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
通威股份没有必要在此时徒增“包袱”。
光伏兼并重组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此轮光伏行业下行已经持续超过一年,从近期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看,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面临亏损。
面对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等,兼并重组被认为是解决“内卷”的重要途径。多位企业人士呼吁,近年来光伏行业资本资源浪费巨大,兼并重组是解决行业困境的有效手段。需要打破各自为战、过度投资的状态,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然而,现阶段实现光伏产能兼并重组并非易事。从公开信息来看,除了此次已经终止的
通威股份并购润阳股份之外,行业鲜少有头部企业之间的整合。去年11月,*
ST中利(002309.SZ)与
建发股份(600153.SH)旗下子公司常熟光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预重整投资协议》。12月9日,厦门建发集团接管了无锡尚德
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除了在技术迭代的冲击下,现有产能面临较大的资产减值风险外,前期的大规模扩张,导致光伏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居高。润阳股份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48%、81.39%和79.17%,明显高于行业内上市公司同期的资产负债率。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光伏企业而言,现阶段融资难度和成本已经大幅增加,后续改善负债率的难度也较大。
据行业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9月末,121家光伏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1.64%,同比增长1.97个百分点。有28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10家企业超过80%,4家企业超过100%(资不抵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寄予并购厚望的行业龙头,同样面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压力。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光伏前五大龙头中,
隆基绿能(601012.SH)和
通威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9.20%、69.04%,
天合光能(688599.SH)、
晶科能源(688223.SH)、
晶澳科技(002459.SZ)的资产负债率均已超过70%,分别达74.57%、71.89%和72.15%。
业绩方面,去年多家光伏企业创下最高亏损纪录。上述五家企业中,仅
晶科能源保持净利润为正,
隆基绿能、
天合光能、
晶澳科技和
通威股份分别预计净利润亏损82亿-88亿元、32亿-38亿元、45亿-52亿元和70亿-75亿元。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