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五周年:上市公司573家 总市值5万亿元 首发募资9108亿元,帝奥微最新消息,688381最新信息

《 帝奥微 68838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上市公司573家 总市值5万亿元 首发募资9108亿元
2024-07-22 16:57:00
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迎来开市五周年。2019年7月22日,伴随上交所交易大厅的一声锣响,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
  五年来,科创板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道路。截至7月22日,科创板已有573家(不含2家退市公司)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达9107.89亿元,总市值约5.18万亿元。
  五年来,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吸引了一大批“硬科技”企业上市,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年来,科创板积极践行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使命担当,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制度改革,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创业板、北交所、主板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五年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设立五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持续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特征,科创板设立了以“预计市值+”为基准的多元化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并设置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但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的企业上市。
  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无法登陆A股市场的“硬科技”企业得以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表决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22日,573家科创板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公司数量占比接近八成,汇集了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虹公司等多家知名半导体领域龙头企业,云从科技、金山办公格灵深瞳等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以及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医药龙头企业。
  以中芯国际中国通号联影医疗为代表的一大批“硬科技”企业,借助科创板迅速发展壮大。以2019年为基数,近四年科创板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25%。
  聚和材料芯源微中科星图等65家公司自2019年以来营收、净利润持续增长,其中高测股份2023年净利润较2019年增加近45倍,营收增幅超7.5倍;三一重能2023年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近15倍,营收增幅超9倍。
  未来,科技企业有望成为A股上市主力军。IPO过会(含已发行、正在发行、证监会注册)公司中,科创板公司有8家。
  研发投入显著高于A股整体水平
  五年来,科创板公司的研发强度在持续增加,科创板逐步成为助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支点”。据统计,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过20%。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公司研发支出规模达1553.85亿元,较2022年研发支出规模增长22.24%,增速显著高于A股10.48%整体研发支出规模增速。
  科创板对A股整体的研发支出贡献程度也越来越大,2023年科创板研发支出占A股整体研发支出的8.53%,贡献度较2022年增长0.82个百分点。研发强度方面,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为11.18%,是A股整体水平的4.44倍。
  62家科创板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金额同比增速超50%,聚和材料上海谊众禾迈股份、盟科药业、微导纳米帝奥微的研发支出金额翻番。
  与高研发资金投入相匹配,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已拥有超23万人的科研队伍,中国通号、百济神州、传音控股等42家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在千人以上。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科创板公司累计专利数量超10万件,平均每家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达185件,其中,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的专利数量均超过万件;博众精工联影医疗的专利数量均超过3000件。
  科创板累计有12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
  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今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下称“科创板八条”),明确了板块后续建设和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中,擦亮“硬科技”底色;在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循环中,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支点”;在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中,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科创板八条”紧紧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推出一揽子改革举措。具体包括,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完善指定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等。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创板八条”针对市场反映较为集中的新股发行高价超募等问题,上交所在发布当天以答记者问方式,明确科创板试点执行3%最高报价剔除比例,拉开了“科创板八条”的落地序幕。一个月来,首发上市、并购重组、指数产品等方面陆续“上新”。
  IPO审核方面,6月20日,上交所受理泰金新能首发上市申请,这是科创板今年来首单受理企业。并购重组方面,“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公司已陆续披露9单产业并购方案。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对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的系统性研究,提升科创板行业领域覆盖面和多样性,支持更多新质生产力领域“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同时,持续优化科创板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创新制度。
(文章来源:读创)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上市公司573家 总市值5万亿元 首发募资9108亿元,帝奥微最新消息,68838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