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低空经济板块表现活跃。2月13日,多只低空经济概念股涨停。截至收盘,万得低空经济主题指数近一个月(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2月13日)涨幅6.11%。消息面上,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新春第一会”举行,规模20亿元的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暂定名)正式签约。
自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24年3月,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挂牌成立。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将低空经济纳入2025年重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相关内容。
业内分析认为,低空经济板块近期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政策密集催化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一方面,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落地有望加速;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成为市场领涨动力,低空经济契合当前市场风格,相关个股涨幅明显。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顶层设计清晰,政策扶持力度大,产业落地有望加速。”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上游飞行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端,中游的航空器制造端以及下游的运营应用端。目前各产业链环节正加速技术突破,抢抓发展红利。”
多家企业披露了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规划。2月5日,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宣布,今年争取实现真人飞行员试飞,并推进VE25-100型号eVTOL的研制及适航审定工作。2月11日,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武汉市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并已收到订单预付款,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公司计划与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以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范,推动eVTOL航空器技术的广泛应用。
除整机厂商之外,低空航空器产业链上市公司也受到广泛关注,并迎来机构密集调研。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于近期表示,公司受益于大飞机检测能力的积累,在低空经济方面实现较好的能力覆盖,公司可为eVTOL等低空飞行器提供科研咨询、试验验证、适航取证等综合技术服务,助力完成全球首个载人eVTOL型号TC适航取证、国内首张人用降落伞适航取证、新疆本土首架民用直升机适航取证等。
广东
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目前已与部分国企、大型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公司低空雷达产品已经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多轮严格测试,效果超预期。此外,公司还将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的低空经济标准建设。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空经济产业链较长,涵盖飞机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与控制等多个领域,产业综合带动能力强。企业需密切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跟进并投入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