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AI开源大模型平台DeepSeek凭借其开源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引发全球科技圈震荡,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迎来“转折点”。在此带动下,国内部分科技行业景气度企稳回升。
如何更好地认识科技企业的价值,更准确对其估值,也再次纳入讨论视野。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在业务、研发等多维度“可圈可点”。对于科技型企业,不仅要看财务,更要看业务和技术;不仅要看物,更要看人;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
看业务:立足自主可控、竞逐全球市场、布局未来产业 科创板汇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有一批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脱颖而出,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稀缺性与技术独占性,填补多个国内行业空白,具备较好发展潜力。
在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汇聚近120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链条各环节。国产晶圆代工龙头
中芯国际、通用处理器龙头
海光信息、半导体刻蚀设备龙头
中微公司等专注于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的研发创新,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持续为中国“芯”的自主可控铺平道路。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4家科创板公司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激光加工设备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装备支持;新材料领域,
中复神鹰等近40家企业布局新型高性能材料业务,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领域,提升我国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上交所统计,一批科创板公司已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超7成科创板公司实现境外销售,27家公司销售区域已覆盖超百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医药领域,百济神州、百利天恒分别创造首个国产创新药“十亿美元分子”和 ADC新药出海授权交易金额新纪录。新能源领域,据权威机构预测,科创板光伏龙头
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出货量将稳居全球第一、第二,其中,
晶科能源的组件已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还有一批科创板企业面向“未来产业”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有32家公司扎根大模型训练、算法优化与场景落地,为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下游应用场景筑牢根基;低空经济领域,18家科创板公司业务覆盖机身复合材料、无人机研发制造等业务方向持续深耕;
机器人领域,6家公司布局工业
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开发,在运动控制、驱动等方面持续储备技术优势。
看研发:夯实创新根基、锻造核心资产 研发创新是科创板企业的发展基石与价值源泉。2022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已超千亿元,均达到同期归母净利润的两倍多。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6%,远超A股其他板块。科创板公司积极投身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10家公司获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科研实力。
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科创板公司呈现典型的研发驱动、技术密集特征,尤其在半导体芯片设计、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公司主要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无形资产与核心技术团队往往构成企业最宝贵的核心资产。
以科创板创新药企业为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相关公司平均临床在研品种为8.5项,临床试验(针对不同适应症)数量达到18项;其中,进入临床3期阶段的品种数量为2.8项,试验数量达5.7项。丰富的管线储备推动科创公司新药商业化进程加速,形成良好的发展预期。自上市以来,科创板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累计获批9款Ⅰ类新药,共推动45项研发管线进入上市申请或注册临床阶段。
艾力斯、神州细胞等多家代表性企业已成功推出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重磅单品,不仅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核心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科创公司经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数据显示,超6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三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近三成公司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科创板现已汇聚近23万人的研发人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超过3成。
看长远:拥抱政策红利、扩展估值新维度 科创企业大多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经营规模、市场竞争力仍在提升巩固阶段,尤其在面临宏观环境变化、行业周期轮动时,业绩规模较小、业绩存在波动是经营常态,其发展壮大的过程还有待时间的打磨。
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合计约1383亿元,超板块净利润3倍,反映出科创企业积极扩产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力积蓄中长期发展动能的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科创企业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从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多个维度,为科创板企业提供政策工具。“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增披露70余单股权收购,交易金额合计超192亿元,交易单数较上年同期增长超一倍,涵盖14单重大资产重组,20单收购未盈利资产。
对于当前研发、资本开支较高的科创企业而言,以净利润为核心的传统估值体系或许难以充分评价科创企业价值内涵。也可以看到,部分科创板公司积极借助非标准会计指标(Non-GAAP)口径下的财务数据,为投资者打开更广阔的估值视角。
例如在晶圆代工、集成电路设备、面板制造等固定资产投入较高的细分领域,科创板公司通过披露EBITDA等企业价值倍数变化,更全面地传递成长潜力与投资价值。
记者获悉,科创板公司2024年度的年报模板设有专门用于披露非标准会计指标披露的小节,公司可以结合自身行业及业务特点在年报中自主披露非标准会计指标,给予投资者有价值的增量信息。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