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87048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2月12日,新三板挂牌券商国都证券(870488)正式官宣聘任张晖为公司总经理,结束了自2024年10月前任总经理杨江权因涉嫌违规被调查后的管理真空期。目前看来,张晖的任命可以被视为
浙商证券(601878)入主国都证券后,推动双方业务整合的关键一步。
2024年12月,
浙商证券通过受让重庆国际信托等机构持有的34.25%股权,正式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此次收购历时一年,涉及多轮股权竞拍与监管审批,最终以51亿元完成交易。市场普遍认为,
浙商证券对国都证券的控股,标志着中型券商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突围的尝试进入实操阶段。
随着张晖履新,两家券商从股权合并迈向业务整合的挑战亦浮出水面。国都证券长期无实控人、内控合规问题频发,而
浙商证券则面临盈利压力与区域市场局限,双方能否通过协同实现“1+1>2”,成为市场焦点。
管理层调整:张晖履新背后的战略布局 现年55岁的张晖是证券行业资深人士,拥有逾30年从业经历。资料显示,张晖在
浙商证券任职近18年,历任固定收益、投行、风控等多个核心部门负责人,并深度参与国都证券收购的前期谈判与协调工作。2025年1月,张晖因“工作调整”辞去
浙商证券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职务,随后迅速入职国都证券,并于2月11日正式就任总经理。
国都证券在公告中强调,张晖的金融管理经验、跨领域协调能力及对并购项目的熟悉度,是其获任的关键因素。有分析认为,张晖的任命填补了国都证券管理层空缺,还承担着推动
浙商证券战略落地的使命。
此前,2024年10月,国都证券原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杨江权因“涉嫌从业人员违法持有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10月,杨江权在国都证券开立的证券账户持有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8万股,2024年6月卖出,亏损超四成,后于2024年12月31日被北京证监局处以15万元罚款。
2025年1月,北京证监局以国都证券存在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内部监测检查机制不到位,未能主动发现并向监管部门报告从业人员违法持有股票的行为等问题为由,对国都证券出具了警示函。
国都证券现任董事会任期已于2024年届满,新一届董事会提名程序正在进行。
浙商证券计划通过董事会改组进一步巩固控制权,其实际控制人浙江省交通集团或将成为国都证券实控人,终结后者长期无实控人的局面。此外,
浙商证券内部也在同步调整高管团队,邓宏光接任首席风险官,盛建龙升任副总裁并执掌资管业务,形成与国都证券管理层的联动。
浙商入主国都:并购整合的机遇与挑战 浙商证券对国都证券股权的收购始于2023年末,分三次通过协议转让与公开竞拍完成,最终以34.25%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此次并购耗时约一年,交易结构复杂,涉及多家股东利益协调,被业内视为“技术难度较高的案例”。
浙商证券的并购动机明确:一是突破地域限制,国都证券60家分支机构集中于华北地区,与
浙商证券的长三角布局形成互补;二是补足公募短板,国都证券持有头部公募中欧基金20%股权(管理规模5288亿元),而浙商旗下浙商基金规模仅430亿元,差距显著。
浙商证券深耕浙江及长三角,国都证券则以京津冀为基地,合并后有望形成“南北呼应”的全国性网络,助力
浙商证券实现“省外三大战略中心”目标。此外,国都证券以自营投资见长,2024年净利润率达54.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
浙商证券经纪业务占比过高,盈利能力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4.92%)。双方在固收、资管等领域的资源整合空间广阔。
《财中社》发现,并购后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国都证券因内控问题多次遭监管点名,
浙商证券也存在变相融资、干预资管计划独立性等违规记录,双方风控体系融合难度大,合规风险显著。同时,国都证券股权结构分散,且长期缺乏实控人,
浙商证券在整合过程中需平衡原有股东利益与战略调整需求,这无疑会引发管理冲突。此外,组织架构调整、人员冗余处理等整合举措可能在短期内影响经营效率,导致业绩波动。
张晖的履新标志着
浙商证券对国都证券的整合从股权层面延伸至管理实操。两家券商能否依托地域与业务互补性,化解合规与文化冲突,将成为中型券商通过并购突围的试金石。若协同效应得以释放,
浙商证券或可跻身中大型券商梯队,而国都证券亦有望依托股东资源重焕活力。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