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绩单”陆续晒出,不少北交所公司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115家北交所公司中,业绩预喜的公司接近四成,近七成公司实现盈利,多家公司预计净利润翻番。
业绩增长稳健的公司受到机构青睐,成为今年以来不少机构上门调研的主要标的。机构普遍表示,看好有成长潜力、业绩增长稳健、身处热点赛道的公司,以及具备新质生产力等创新特征的公司。
多家公司预计净利润翻番
根据数据,截至发稿,目前已有115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4家业绩预增、5家扭亏、16家略增,合计占比为39.13%。有78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盈利面近七成。
从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来看,52家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四成,其中17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国航远洋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暂居第一,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增长686.2%至1210.33%。其次是
泰德股份和
天马新材,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两家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至2800万元、3800万元至4300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79.11%至255.24%、210.17%至250.98%。
净利润金额方面,65家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上限逾千万元,其中1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上限超过亿元。
贝特瑞目前的净利润暂列第一,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亿元至10.4亿元,其次是
锦波生物和
连城数控,两家公司预计去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19亿元至7.37亿元、2.9亿元至3.75亿元。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攀升和市场需求回暖,航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显著,目前净利润增幅位列前三的
国航远洋、
泰德股份和
天马新材,均身处上述行业。此外,还有
德众汽车、
并行科技、
长虹能源等多家公司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谈及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
国航远洋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2024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均值同比上涨27.33%,在BDI指数增长驱动下,公司将大量自营船舶投入到运价更具优势的外贸航线;二是公司重要参股公司天津国能海运有限公司的利润较上年度实现增长;三是公司加强营业成本管理,注重节能减排,大力推进船舶降耗增效,节省了船舶的燃油成本。
天马新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回暖,智能手机、PC和可穿戴设备等代表性产品出货量呈不同幅度增长,AI技术应用渗透推动消费电子终端创新加速,带动终端产品总量以及零部件的需求增长,产业链盈利状况总体改善,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应对下游市场需求,经营情况持续稳中向好。身处国内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轴承领域的
泰德股份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汽车后市场业务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公司新开拓客户于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并且公司与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营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绩优股获机构密集调研
时值年报披露季,业绩成为机构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记者注意到,在业绩预告披露之后,不少业绩增厚股受到机构扎堆调研。
根据数据,2025年开年以来,已有27家北交所公司受到包括基金公司、券商、险资、阳光私募等机构的调研,其中有六成多的公司受到超过20家机构调研。
锂电辊压设备行业龙头企业
纳科诺尔成为今年以来最受机构关注的北交所公司,已经迎来两次机构调研,参与机构包括广发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红杉中国等,机构家数合计118家。公司业绩情况成为诸多机构关注的主要话题,在两次调研中都被问及。
纳科诺尔方面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29.96%,已超2023年全年。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和公司业务布局,2025年公司将努力实现整体经营状况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实行大客户战略,增加与优质客户的黏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
国内芳纶纸行业龙头
民士达预计2024年净利润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00万元至1.18亿元,同比增长20.05%至44.55%。公司业绩预告发布后,就迎来了
浙商证券、中欧基金、鹏华基金等约60家机构调研。调研内容均围绕业绩展开,包括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的几大原因、产能、产品价格变化和需求、公司海外布局等。
民士达相关负责人表示,对2024年业绩贡献最大的是芳纶纸蜂窝芯材领域,其中航空航天领域的贡献又比轨道交通领域的贡献要大;其次是变压器领域,单价和毛利相应较高,尤其是海外市场下半年的贡献较大;然后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增幅相对平稳,幅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趋势相对一致;同时,子公司的经营指标向好,12月单月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
海达尔也在亮眼的业绩预告发布后迎来机构扎堆调研。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0万元至8200万元,同比增长106.34%至108.88%。随后60多家机构前来调研,问及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情况以及2025年经营预测。
海达尔称,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和公司业务布局,2025年将努力实现公司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努力提高市场渗透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提升经营质量。
机构看好板块投资价值
近期,北交所个股持续表现活跃,今年以来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约20%。政策层面也不断释放利好。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制度安排。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加快建立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服务统计评价体系,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市场机构将资源向普惠金融服务倾斜,加大中小微企业对接服务力度。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专精特新”专板综合服务,加强与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的有机联系。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不少机构表示,持续看好北交所板块投资价值。其中业绩增长稳健的公司,尤其是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尤其受到机构青睐。
银河证券分析师范想想表示,北交所交投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市场关注度同样居高,同时,新股发行稳步推进,北交所板块具备投资价值。2025年主要关注三个方向:首先是聚焦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关注具有成长潜力、布局热点赛道的公司包括业绩增速高、研发投入强的成长性公司,以及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助推业绩成长的公司。其次是政策端鼓励并购,叠加北交所公司注重多元化布局及横向纵向拓展,关注进行产业链协同扩张或计划海外布局的公司。最后关注国央企“一利五率”,看好经营稳健且持续成长能力较强的国央企公司。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展望中长期,看好北交所部分公司的配置潜力,特别是那些业绩稳健、2024年业绩披露靠前、估值合理且处于较低水平、具备新型生产力以及符合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特点的稀缺性标的。
华源证券分析师赵昊认为,年初至今北证50指数涨幅领跑全市场指数。展望后市,市场可能会继续宽幅震荡向上,短期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公司以及热点主题交易机会,看好长周期业绩稳定增长且具备全市场稀缺性的新质生产力标的。此外,还需关注相关公司并购重组的机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