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16.0195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近日,
北汽蓝谷发布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1月,其负责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新能源”)当月实现产量9243辆,同比增长506.1%;实现销量7219辆,同比增长了383.9%。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北汽新能源实现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23.53%。极狐作为主力军,销量达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该销量是2023年的2.7倍。2024年8月到12月极狐销量连续5个月破万,尽管整体销量仍距离行业头部存在一定差距,但增速明显。
急需摆脱亏损境地 虽然销量有了大幅提升,但
北汽蓝谷目前依旧亏损。根据
北汽蓝谷1月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69.5亿元;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3.5亿元至-69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原因,
北汽蓝谷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升级挤压利润空间;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力度的投入;产品矩阵多元化,销量迅速增长但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产品成本持续承压。
经营压力之下,
北汽蓝谷不断在资本市场融资以换取造血能力。除了2018年借壳上市募集的286.62亿元资金,
北汽蓝谷相继在2019年、2021年及2023年进行了3次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分别为10.34亿元、54.5亿元、60.3亿元,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00亿元。
2024年12月24日晚间,
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北汽新能源完成增资扩股,合计获得81.5亿元增资,并且引入了
宁德时代、小马智行等11家战略投资者。
加上之前
北汽蓝谷控股股东之一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向北汽新能源增资20亿元。这两次融资,北汽新能源共计到账101.5亿元。
“81.5亿元增资的到位,将对
北汽蓝谷的经营压力改善良多。”汽车行业分析师刘一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刘一鸣进一步指出,融资只能解一时之困,对于仍旧面临巨额亏损的
北汽蓝谷来说,只有加快自我造血速度,才能扭转如今不利的局面。
目前,
北汽蓝谷主营业务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旗下极狐汽车是
北汽蓝谷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了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极狐现已规划了阿尔法T、阿尔法S、阿尔法T/S(森林版)、阿尔法S(先行版)、考拉等车型,覆盖10万—30万元级的价格区间。
极狐目前也成为
北汽蓝谷销量主力品牌,2024年极狐累计销量为81017辆,同比增长170%,占
北汽蓝谷整体销量的71.15%。
与此同时,与华为合作的享界也被外界视为
北汽蓝谷能否重回增长的关键。终端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上市以来,享界S9累计销量为4232辆,与同为华为智选车的问界M7等车型销量差距明显,虽然背靠华为,但是较低的品牌认知以及不足的渠道建设,仍然影响着享界的市场发展。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直言,享界S9滞销的原因主要是该车型是纯电的原因,希望尽快推出增程版享界S9。
除了同级别新能源竞品外,享界S9还要与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L等传统豪华品牌正面较量,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不断提升“造血”能力 此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正逐渐确立极狐和享界的发展规划。
在去年12月19日鸿蒙四界的活动中,张建勇再次向余承东强调——北汽要“All in享界”;其认为,只有All in,才能come true。
目前,享界虽稳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前列,但体量依然不大。据张建勇透露,北汽奔驰为享界调了一批技术人才。且在技术规划路径上,2025年上市的增程车型将助力享界破局。
回到极狐上,自2024年8月,极狐月度销量持续破万,张建勇在2024年9月时公开表态,极狐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汽集团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对极狐的投入和支持。
自去年4月上任以来,只要是极狐和享界的活动,张建勇都会亲自坐镇,围绕着北汽新能源,北汽的自主乘用车业务大布局悄悄打响。
不仅如此,营销和服务也是助力品牌销量突围的重要
驱动力。2024年,极狐同央视西藏行、大运河音乐节、与辉同行等栏目展开合作,冠名赞助CBA新赛季,打造了一系列出圈的营销事件,不仅丰富了企业的品牌调性,更为业绩走势打开了想象空间。
在服务运营方面,2024年,极狐持续加大门店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年底已拥有394家门店,城市覆盖率比年初提升了一倍。在售后维修服务上,目前极狐在国内建有226家服务中心。而在扩充自有品牌超充站数量的同时,极狐还积极寻找伙伴,目前已全面接入蔚来充电网络,蔚来的9000根超充桩和5400根目的地充电桩均可与极狐车主分享。
此外,
北汽蓝谷积极与行业伙伴展开深度合作,在三电领域,其携手
宁德时代等企业,共同投建北京时代电池基地,为
北汽蓝谷提供高质量的电池产品;在智能化领域,
北汽蓝谷与小马智行于11月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全无人Robotaxi车型,并计划于2025年面向国内推广,双方还计划在北京打造数千量级别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车队。
“一边提升抗风险能力,一边与业内伙伴深化合作,
北汽蓝谷手中的‘底牌’正在持续增多,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刘一鸣谈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