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整合冲刺?朱华荣:和东风重组方案基本完成,未来5年超200亿布局AI大模型,驱动力最新消息,838275最新信息

《 驱动力 838275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长安汽车整合冲刺?朱华荣:和东风重组方案基本完成,未来5年超200亿布局AI大模型
2025-04-11 22:55:00



  自东风、长安重组传闻出现后,二者内部就频现人事变动。
  今年1月初,时任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出任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这一任命打破了兵装集团高管不兼任长安汽车职务的惯例,引发外界诸多猜测。4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000625.SZ)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王俊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同时,王俊不再担任长安汽车总裁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而就在市场对东风、长安内部人事变动与重组关联议论纷纷之时,行业层面有关二者业务整合的实质性动态接连曝光,让这场重组大戏愈发引人关注。
  东风集团股份管理层曾在3月28日透露,控股股东正在谋划将长安旗下的汽车板块进行重组,但公司方面不掌握具体细节。次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再度明确,国务院国资委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集中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相关公司的集体公告和频繁人事变动,均表明东风、长安正在筹备深度整合;而国务院国资委释放的信号,让行业对这场规模宏大的汽车产业变革表现出更加积极的预期。
  朱华荣在长安汽车2024年业绩会上(图源:长安汽车官方微博)
  伴随诸多利好信号的不断涌现,在4月11日举办的2024年业绩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对重组事项作出正面回应称:目前东风公司、长安汽车一起在推进整合事项,整合方案基本已经完成。
  他特别提及,此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汽车既定的任何发展战略,包括公司既有的品牌技术规划及全球化布局。重组会推动长安汽车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迎接更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从而加速成为世界级一流品牌。虽然暂无更多信息披露,但长安汽车对此次重组“心中有数”。
  朱华荣在业绩会上公布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图源:直播截图)
  总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
  将时间倒回至今年2月初,一则央企重组的消息震动行业。
  2月9日,东风股份、东风集团股份、东风科技等东风系上市公司,长安汽车长城军工东安动力等兵装系上市公司突然公告,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业内猜测,双方重组或有所关联。
  公告发布后,尽管东风、长安均未对合并重组传闻进行正面回应,仅表示“目前暂无进一步消息透露,一切内容以公告信息为准”,但市场对二者可能展开的深度合作仍抱有高度期待,相关话题在行业内外持续升温,获得广泛讨论与密切关注。
  2月17日,兵装集团更新管理团队信息。继王俊履职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后,时任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出任兵装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相当于该集团“二把手”,其也同步卸下了在东风公司的职务。而根据企业官网信息,截至目前,东风公司总经理暂无新人选。
  国务院国资委于2023年初提出,央企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即是方向之一。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成长,国资背景汽车企业迎来了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
  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企业,兵装集团拥有60多家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出“长安”“建设”“嘉陵”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品牌。
  东风公司则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公司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军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出行服务、汽车金融等。
  2024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268.4万辆,同比增长5.1%;新能源车型销量约为73.46万辆,同比增长52.8%。东风乘用车公司和东风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分别销售新车11.70万辆和5.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2.4%及59.3%。尽管两大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均获得较大提升,但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阿维塔以及东风旗下岚图品牌整体市场声量距离头部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仍有一定差距。
  2025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此前表示,要全面对照任务要求,突出重点、讲求成色,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同时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改革举措。从地方层面看,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吉林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到了这一改革目标。其中,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各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要点。
  外界也在期待,东风和长安之间将擦出何种新的火花。
  智能化时代来临,加速推进海外新市场
  4月10日,长安汽车同时发布了2024年业绩。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归母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减少35.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49亿元。
  基于2024年的突出表现,2025年,长安汽车定下了“总销量300万辆,其中自主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出口销量100万辆”的目标,自主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已达三分之一,成为总销量的绝对支柱。另据朱华荣介绍,年内长安汽车将上市20款新车,其中12款为新能源产品。
  然而,回首过往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国资车企高度依赖合资品牌,合资品牌车型成为支撑其销量和利润的关键。但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浪潮汹涌来袭,国资车企也踏上了深化转型的道路,旗下自主品牌正逐步取代合资品牌,成为企业发展的全新驱动力
  财报显示,年内长安福特、深蓝汽车和阿维塔科技分别实现营收483.06亿元、372.25亿元及153.48亿元。因销量明显增长,后两者为长安汽车带来的收入亦显著提升。
  但由于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保持高投入,深蓝汽车和阿维塔科技目前暂未实现盈利,去年分别净亏15.72亿元及40.18亿元。
  尽管长安汽车从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及资金使用效率等多维度着手,全力缩减运营成本,但为实现其战略目标,2025年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资计划达到107.4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9.42亿元,股权投资近68亿元。前者主要用于产能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研发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后者主要围绕新能源品牌转型、智能化能力建设、海外业务拓展、产业链纵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方面。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其将根据项目进度情况,结合经营及融资环境状况,研究制定多种渠道的资金筹措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在加速国内市场布局的同时,长安汽车也意识到,智能化技术和海外市场已成为决定竞争下半场胜负的核心要素。
  朱华荣在业绩会上宣布,未来五年长安汽车将投入超200亿元,加速AI大模型研发应用,推动端到端智驾上车;还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十年,公司将投入超1000亿元,探索陆海空以及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他直言“近几年是长安汽车进军海外的最佳时间”。根据长安汽车的布局,2025年,其计划推出深蓝S05等全球化产品,在东南亚、欧洲、中东非、中南美等高速增长区域市场导入12款产品。同时,加强海外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加速推进海外新市场、新能源等业务落地。至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销量将冲击120万辆。
  长安汽车出海规划(图源:业绩会直播截图)
  在长安汽车的预期中,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实现增量增利、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提升等利好因素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或达到13亿-14亿元,同比增长12.26%-20.89%;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3元/股-0.14元/股,同比有所提升。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