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AI眼镜指数高开,午盘后逐渐回落,据Choice数据,最终收涨1.17%。
消息面上,有网友发现“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引发行业对小米AI眼镜产品提前发布的期待。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回应称,“该账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
记者搜索发现,“小米眼镜”账号目前粉丝量6290人,账号主体隶属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行业便有消息称,小米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与
歌尔股份合作,预计在2025年二季度发布,产品出货量预期三十万台左右。
歌尔股份也是Meta智能可穿戴设备VR的核心供应商。
事实上,AI眼镜与AR眼镜已经火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CES 2025展会上,雷鸟创新与TCL联合发布AI拍摄眼镜雷鸟V3,
雷神科技、乐相科技、
康冠科技等也推出AI眼镜新品。IDC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
华泰证券也在今日发布研报,称在Meta眼镜引领的AI眼镜热潮之下,今年的 “百镜大战”有望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提供新的增长机遇,也为DeepSeek等国内大模型的落地提供理想的硬件载体和应用场景。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小米集团(整机设计和品牌)、舜宇光学(摄像头)、
歌尔股份(光声学和整机组装)、
龙旗科技(PCBA)、瑞声科技(零部件)、高通(SoC)、恒玄(SoC芯片)、芯原(ISP IP)、
博士眼镜(渠道和配镜)、康耐特(镜片)、依视路陆逊梯卡(镜片)等。
上述产业链个股在今日开盘后随AI眼镜指数热度上涨,但在午盘后逐渐回调。原因一方面是二级市场板块轮动特征明显。另外,虽然AI 眼镜等概念为消费电子产业链带来新机遇,但目前暂处于预期阶段,相关企业实际订单和业绩提升还未完全体现。
华泰也在研报中强调,目前销量较好的AI眼镜还不带显示功能,这将是AR眼镜到来前的过渡状态。从AI眼镜过渡到全彩AR眼镜面临的难点包括显示技术的提升、功耗和使用时间的优化、重量的进一步下降、近视矫正问题、人机交互模式创新、价格和降本等一系列问题。预计到2026年,刻蚀或纳米压印技术的衍射光波导AR眼镜有望成熟。
除了小米热点的拉动,AI眼镜也受益于DeepSeek对端侧AI趋势的加速。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DeepSeek R1蒸馏所得的高推理性能小模型将加速端侧AI落地,驱动AI手机、AIPC、AI眼镜等硬件出货量上行。技术的进步为AI眼镜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让市场对AI眼镜的应用前景更加看好,从而带动了相关概念股的上涨。
受DeepSeek热度拉动的指数除了AI眼镜,今日收盘,DeepSeek指数涨5.49%,IDC(算力租赁)指数涨4.96%,AI算力指数涨4.52%,云计算指数涨4.23%,消费电子代工指数涨4.1%,服务器指数涨3.65%。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