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指出,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
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400万—1000万台,2024—2035年复合增长率70.6%至84.9%,其中服务人形
机器人份额将上升至84%。
核心逻辑 1.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
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
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年全球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中国内地市场方面,在政策驱动、技术拐点、场景革命及本土供应链优势的多重共振下,人形
机器人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形成领先优势。量产临近,建议关注确定性较强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六维力矩传感器和谐波减速器。
2.人形
机器人需求广阔,2035年有望达千万级出货量。2023—2025年原型机密集发布并快速迭代,众多科技明星公司和初创团队纷纷切入新赛道,在原型机发布上,中国内地企业表现亮眼,如小米cyber-one、小鹏Iron、宇树H1等。人形
机器人应用场景广阔,短期来看,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社会服务,但中长期维度更看好具有to C属性的家庭市场。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
机器人的“量产元年”,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400万—1000万台,2024—2035年复合增长率70.6%至84.9%,其中服务人形
机器人份额将上升至84%。
3.智能化和零部件优势显著,中国内地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中国内地在人形
机器人行业的优势体现在智能化和本体制造产业链。智能化方面,人形
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和新能源车均是具身智能的代表。同时,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够快速将这些技术迁移到人形
机器人开发中,不仅加速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人形
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本体量产方面,人形
机器人关节电机、传感器、电池等核心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达60%以上,凭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制造优势,中国内地人形
机器人本体制造同样具备规模化降本潜力。
利好个股 信达证券指出,人形
机器人产业化进展加速,国内+海外企业加速推进
机器人落地,看好国内人形
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
华培动力、
汇川技术、
恒立液压、
科达利、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
鸣志电器、
兆威机电、
北特科技、
伟创电气、
雷赛智能、
蓝黛科技等企业。
西南证券指出,人形
机器人硬件端核心环节:1)丝杠及设备,标的包括
贝斯特、
五洲新春、
北特科技、
恒立液压、
秦川机床、
鼎智科技、
日发精机、
浙海德曼、
华辰装备;2)减速器,标的包括
绿的谐波、
双环传动、
中大力德;3)传感器,标的包括
安培龙、
汉威科技、
东华测试、
柯力传感;4)电机,标的包括
鸣志电器、
伟创电气、
步科股份、
禾川科技;5)执行器总成:
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中坚科技;6)
机器人本体,标的包括
博实股份、优必选。
本文内容精选自以下研报:
交银国际证券《人形
机器人系列(1):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
西南证券《
机器人行业周报:人形
机器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头部企业融资持续加码》
信达证券《人形
机器人行业报告(六):
机器人量产时刻,互动感知能力有望成为迭代重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