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啤酒 600132:
啤酒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啤酒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2、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实行分区域管理,在采购环节采取集中采购、分散下单,在供应环节按照“以销定产”组织生产和库存,在销售环节以经销商代理为主、直销为辅。
(2024-09-26)
2、重庆啤酒 600132:
啤酒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啤酒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2、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实行分区域管理,在采购环节采取集中采购、分散下单,在供应环节按照“以销定产”组织生产和库存,在销售环节以经销商代理为主、直销为辅。
3、2023年销量优于行业水平,同比增长4.93%,得益于多元化的品牌组合及有效的定价策略,营业总收入增长5.53%。
(2024-02-21)
3、重庆啤酒 600132:
半年报增长+啤酒
1、2023年8月16日晚公告,公司2023年半年营收85.05亿元,同比增长7.17%;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18.89%。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等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2023年上半年延续了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势头,其中,对比历史最高位的2022年同期,销量仍然增长了4.76%,对比2021年同期增幅更高达11.42%。
2、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啤酒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3、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实行分区域管理,在采购环节采取集中采购、分散下单,在供应环节按照“以销定产”组织生产和库存,在销售环节以经销商代理为主、直销为辅。
(2023-08-17)
4、重庆啤酒 600132:
三季报预增+提价+高端产品高增长
1、10月28日晚公告,公司前三季度收入111.87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增长2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44亿,远超净利润;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48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2亿,远超净利润;
公司2021年1-9月,啤酒销量为242万千升,同比增长18.29%,远超行业4.11%的销量增速;
2、大麦、瓦楞纸、玻璃、易拉罐等价格大幅上涨,对成本端的压力,公司疆内乌苏包装更换,出厂箱价提升6元左右,提价幅度超过10%,9月执行;330ml小瓶装乌苏进行酒液和包装升级,同时提升出厂箱价,提价幅度40%左右,9月起陆续执行;
3、前三季度公司啤酒按档次分类来看,高端产品(10元以上)同比增长53.9%、主流产品(6-9元)增长13.1%、经济产品(6元以下)增长10.6%;高档产品在上年高基上继续高速增长;
4、公司是啤酒行业上市公司中品牌覆盖最全、最广的公司之一,西南啤酒龙头,产品涵盖高中低档产品线,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形成品牌组合拳,覆盖各层次消费群体。
(详细解析请查阅,21年10月31日异动解析)
(2021-11-01)
5、重庆啤酒 600132:
高端产品高增长?
1)10月28日晚公告,公司前三季度收入111.87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增长2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44亿,远超净利润;
2)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48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2亿,远超净利润;
3)国家统计局2021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2924万千升,同比增长4.11%;公司2021年1-9月,啤酒销量为242万千升,同比增长18.29%,远超行业销量增速;
2、高端化产品高增长
1)前三季度公司啤酒按档次分类来看,高端产品(10元以上)同比增长53.9%、主流产品(6-9元)增长13.1%、经济产品(6元以下)增长10.6%;高档产品在上年高基上继续高速增长。
分产品来看,根据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乌苏前三季度实现销量同增42%,疆外乌苏前三季度实现75%增长,预计21Q3乌苏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4%,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中疆内加速,疆外环比正常放缓,预计全年乌苏销量有望达到85万吨左右;
K1664前三季度实现销量同比增幅39%,已达2020年全年体量;公司成本管控领先,高端产品占比更高,将充分受益于高端啤酒的加速扩容的红利。
3、产品提价传导顺利,公司毛利率提升
为应对成本上行压力,公司三季度开始在部分市场、部分品牌进行提价,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表示整体提价幅度4%至8%;公司毛利率逆势实现同比/环比提升11.1pcts/2.0pcts,除提价外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和供应链成本优化。
渠道反馈,公司9月针对疆内乌苏提价6元/件,后续Q4疆外乌苏或提价3-5元/件。
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乌苏供给继续保持紧平衡,后续随着江苏盐城厂13万吨产能有效释放,将一定程度上缓解远距离的运输成本压力。
4、行业或迎来集体性提价
通过复盘2008年/2018年的两轮提价潮,此轮提价潮有一定的差异:
1)本轮提价各大酒业之间更具默契,市场竞争策略已经由份额优先转向利润优先,不再通过低价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抢占,预计本轮提价在报表端的表现更加健康积极;
2)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前两轮提价潮中,更多的是4元左右低档产品的提价,消费者价格敏感性较高。本轮提价主力是6-8元或以上价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下降,消费者接受度更高。(德邦证券、投资者调研)
(2021-10-29)
电脑版网址:
zt13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