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春第一会丨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喊话:以空间大重塑牵引产业大变革
2025-02-05 11:34: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广州报道
2月5日,广东再次在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举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广东制造业大市,过去一年,东莞坚持制造业当家,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在大会发言时表示,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新的一年,东莞将乘着全省大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浩荡东风,全力跑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度,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
去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工业总产值突破 2.5万亿元,以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为支柱、20万家中小工业企业为底盘的制造业家当不断增厚。当前,东莞正在构建涵盖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的“8+8+4”现代化产业体系。韦皓表示,2025年,东莞将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再造,打造凤凰涅槃新空间、聚力强化战略区域协同、着力坚持科创赋能产业,勇攀互促双强新高地。
2025年,东莞将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为契机,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强力推进镇村老旧工业园改造,重点动工建设35个共5万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40个拆除重建城中村改造项目。打造产城人融合的新型产业社区,以空间大重塑牵引产业大变革。坚持集约节约、集群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工业上楼,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现代化厂房,推动科创产业、研发试验、工业设计等向楼宇聚集,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效益。
1月下旬,东莞市首部“多规合一”规划《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批复表示,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要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深圳、惠州共建深圳都市圈,主动融入广州都市圈。
大会上,韦皓也提出,2025年,东莞将全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同发展,抢抓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大机遇,全面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资源人才互补,积极参与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南沙科学城重大科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滨海湾新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联动发展,深化与广州、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携手打造更多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东莞还要主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具有科创优势地区的产业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创力量,强化与大型央企和科技型企业对接,推动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我们将突出传统动能提质,以‘链式改造’为抓手,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依托‘三大手机’等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协同升级,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科创金融、软件信息、贸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向新向上向强。”韦皓表示。
另一方面,东莞还将突出新兴动能培育,大力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场景招商,规划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加速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二期项目提速,筹建中国科学院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次大会后,东莞也将高规格发布今年市政府“二号文”,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一半,形成10个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壮大100家以上有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